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2022年度“惠菏保” 将于本月底截止投保 下一篇:蚕(外二首)
这对母子的义举好感人
时间:2022-12-16 09:04 来源:胡云华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

“要做个心地善良的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一句简单又质朴的话,一个平淡又幸福的愿望,让两代人心怀善意对待着生活与他人。平凡生活里,如何为别人的生命再造一片暖阳?一对母子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寒冬里,儿子吕树琦跳水救人;春节前,母亲赵雷捐出造血干细胞。12月1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这对勇敢的母子,听他们聊了聊良好的家风传承对自己的影响。

□路遇落水者,儿子寒冬中跳水救人

就在不久前的11月29日中午,32岁的吕树琦和朋友外出办事,途经巨野县田庄镇佃户屯村东侧的坑塘边时,突然间听到有人喊:“救命……”吕树琦心里一惊,迅速跑去查看,竟发现前方的水坑里有人落水。

几乎是出于本能,吕树琦毫不犹豫地一边朝水坑跑一边脱棉袄,一跃跳入水里。

水有些深,他没办法站立,待借助下沉力双脚触到水底时,他立刻屈膝借力,把头露出水面,并紧急游到落水者旁边,果断地一把抓住对方往岸边拽。

看到朋友在岸边伸过渔具包,吕树琦把落水者推在前面,让他拉住渔具包先上岸,自己则跟在后面。前后不到几分钟时间,落水者被救上岸。

被救者张先生反复表达感谢的同时,告诉两人,他当时在坑边钓鱼,甩杆时由于用力过猛,不小心把自己带进了水里,这才出现了刚才惊险的一幕。

“因为我跟朋友平时也钓鱼,知道这里的坑塘原来是烧砖的窑坑,水很深,坡很陡。”吕树琦说。

将落水者救上岸,没有过多停留,吕树琦回到朋友车上准备返回。路上,他脱下湿透的衣服,打开暖气,裹着袄取暖。回到家,换上仅有的几件秋装,吕树琦迅速回到巨野残联医院上班。

关于救人的事,他在单位里没有告诉任何人,被同事问起“大冷天的怎么穿这么少?”时,他也只是笑了笑。“晚上回家后告诉了我妈,她一开始很激动,因为她自己平时就热衷于公益,冷静下来后,她还是很担心我。”吕树琦说。

原来,吕树琦从年少时就经常跟着母亲赵雷参加公益活动,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的性格养成。“我小时候,妈妈就一直告诉我,要做个善良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吕树琦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直是他的榜样。

参加工作后,他在残联医院见到了许多身体有残疾、生活较困难的人,就经常带些零食、衣物分给他们。今年夏天,巨野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通过团县委向巨野蓝天救援队捐赠了一批物资。

由于平时看过很多跳水救人的新闻报道,熟悉水性的吕树琦在敬佩之余,还主动查找过相关的救援知识。

救人的视频被人发到网上后,立刻受到了大量关注。面对网友的称赞,吕树琦谦逊地说:“我知道跳水救人时要拽着落水者的脖子,而且这个人是穿着袄掉下去的,袄里面有空气,沉得没那么快,比较好施救,所以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

□不改初心,母亲捐赠造血干细胞

吕树琦说,自己愿意向别人伸出援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他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做义工服务,还曾随母亲去过受到她资助的孩子的家中。

“那时候儿子问我,为什么他们会过这样的生活呢?”吕树琦的母亲赵雷回忆说,那时,年少的孩子初识人间疾苦,很快就以自己的方式向同龄人释放出善意。她接自己资助的困难儿童回家过暑假时,儿子吕树琦就陪着孩子们一起玩。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期许,53岁的赵雷笑着说:“从小我就希望自己能做一件真的能帮到别人的事,或从事一份能救人于危难的职业。我父母以前都是教师,一直教育我要好好做人。”

走上交警岗位后,赵雷在勤恳工作之余选择了做公益。她陆续资助了几名生活困难的学生,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和日常用品,还为孩子们交学费,并经常抽出时间去孩子家中探望。

2015年,赵雷加入巨野县义工协会,这令她非常欣喜:“可算找到‘家’了!协会能获知的求助信息比个人要多得多。”她跟大家一起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扶助困难家庭和学生、无偿献血等,这些年从未间断。

2016年,她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时刻准备着捐赠自己的造血干细胞。2020年7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赵雷,说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问她是否愿意无偿捐献。接到电话后,赵雷非常兴奋和激动。她知道,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她觉得,在这种概率下,自己能与需要帮助的人匹配成功,幸运的不仅仅是受助者,更是她自己。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