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参保扩面,确保群众“病有所医” 下一篇:培育电商人才 赋能乡村振兴
“爱心报童”,在奉献中成长
时间:2023-08-28 09:10 来源:陈淑娅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菏泽报业小记者“快乐小报童”爱心义卖活动已经持续了13年,每年的暑期,小记者们都会化身“爱心报童”义卖报纸救助困境大学生。目前已有上千名小记者参与,既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提升了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又树立了爱心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自8月23日至25日,本次爱心义卖活动共计3天。活动结束后,为这些“爱心报童”发放了社会实践证书。

卖报筹善款,小记者感受“大爱无疆”

“叔叔,买份爱心报纸吧,我是菏泽报业小记者,我们在进行爱心卖报活动,是为了帮助困境大学生顺利步入大学。”8月23日,数十名菏泽报业小记者开展了一场暖心又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穿着红马甲、佩戴小记者证变身爱心售报员,走上菏泽街头,为我市困境大学生筹集善款,用自己的爱心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8月23日一早,小记者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天宏大酒店门口的领报点,每人领取10份当日的牡丹晚报,开始翻看。在认真听取了菏泽报业小记者中心老师的简短培训后,他们跟随父母走上菏泽街头、商超、公园等地,开始义卖活动。

刚开始时,小记者们都有些胆怯,遇到市民时不敢上前询问,需要父母在身后进行鼓励,当一份份爱心报纸被卖出去后,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阿姨,买份报纸吧,我是菏泽报业小记者,今天来义卖报纸,卖到的钱捐赠给困境大学生。”来自菏泽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庆芷睿在菏泽街头进行义卖,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义卖活动。

时隔一年,再次拿着报纸进行义卖,庆芷睿还是有些胆怯,他的嗓音并不洪亮,说话语速很慢,语句也不顺畅,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妈妈的鼓励下,一次次地向过往市民介绍。

有些市民看到庆芷睿义卖报纸,会蹲下来仔细聆听他说的话,听到是为了帮助困境大学生,当即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付款。看到儿子成功卖出第一份,孩子的自信心一点点建立起来,庆芷睿的妈妈很欣慰。

“这次义卖报纸活动带给孩子肯定与自信,他一天比一天勇敢,嗓音越来越响亮,描述活动的起因也越来越熟练,卖报的速度从去年一天卖10份到今年20分钟将10份报纸全部售完,可以看出孩子在活动中的成长,感谢咱们菏泽报业所有老师们的支持与鼓励,到明年我们还会参加义卖活动!”3天义卖活动结束后,庆芷睿的母亲感动地说。

叶欣洋、马信成、李若萱、柳思羽来自牡丹区杏坛小学二年级二班,3天的义卖活动中,四个人互帮互助,每天准时到达报纸领取点,交流一下自己在卖报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售卖技巧,交换心得体会,四个人还一起相约去佳和广场卖报纸。

牡丹区南关小学的张子贺成长很快,第一天领取了10份报纸,第二天领取20份,第三天领取30份,每天都给自己增加10份,每次都能成功卖完。

来自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刘益铭是一个开朗且自信的孩子,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第一天体验了10份报纸的销售后,第二天主动要求增加到30份,但由于报纸领取点的报纸不够,只能给他20份。孩子的母亲对菏泽报业小记者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希望能多给点报纸,因为第三天家里有事,可能参加不了。刘益铭听到母亲的话后,哭闹着不同意,表示自己一定要全程参加活动。第三天,他和母亲准时来到报纸领取点,领取了21份报纸。就这样,在他的坚持下,完成了三天的义卖活动,也成功将领取的所有报纸全部售完。

义卖有价,爱心无价

奉献爱心是相互的,温暖也是,小记者们也感受到来自菏泽市民的爱心和温暖。

张子贺在义卖活动中感受颇多,他给父母讲述了自己在卖报纸的过程中遇到的事情,显得十分兴奋。他说,虽然有人拒绝购买报纸会让他有一些沮丧,但还是有爱心的市民居多,还有非常善良的人看到他满头大汗,买报纸的同时还给他买了一瓶水,让他十分感动。

小记者赵一诺在售卖报纸时,遇到了一位爱心男士,他认真听完孩子的讲述后,当即捐赠100元,用来支持此次义卖活动。这位爱心男士的举动让赵一诺信心大增,非常开心。

活动最后一天,叶欣洋的报纸一直到中午还没卖完,她不免有些着急,吃完晚饭后,她主动要求再去公园卖报纸,直到晚上才将报纸全部卖完。

来自牡丹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孙德信第二天才来参加义卖活动,虽然来得晚,但表现得十分突出,他每天都领取20份报纸,主动询问别人是否购买,当得到拒绝的答复时,他一点也不气馁,笑着道谢后,再继续询问下一个市民。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