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种花为业”,牡丹文化融入血液 下一篇:繁育良种 收获希望
坚守“牡丹梦” 匠心育“国色”
时间:2023-07-13 10:17 来源:姜培军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牡丹在菏泽就是一部“活历史”。

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的命运与时代相伴,牡丹世家的命运也与时代相伴。

新中国成立后,菏泽牡丹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菏泽赵楼赵氏“牡丹世家”也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从素面朝天的单一种群到姹紫嫣红的千百个品种,从“花开花落二十日”到“牡丹花开遂人愿”,从单纯观赏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从“墙内飘香”到“世界开花”……一切惊艳,都来自对“牡丹梦”的坚守。

牡丹界“一代宗师”

“赵守重比我长一辈,是赵楼赵氏第二十三世,堪称牡丹界‘一代宗师’。”昨日,赵孝庆说。

赵守重,一位土生土长的菏泽牡丹专家,对搜集、整理、保护我国传统牡丹品种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赵孝庆、赵孝知、赵孝崇、赵建朋、赵建修等一大批牡丹专家,被誉为菏泽牡丹界“一代宗师”绝不为过。

“我高中毕业后,便跟随当时菏泽最有名望的牡丹专家赵守重等人学习牡丹栽培、管理、嫁接技术,同时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珍稀牡丹、芍药品种。”牡丹专家赵孝知回忆。赵楼牡丹研发中心左侧墙上悬挂着赵守重的照片,黑帽、黑棉袄,面庞瘦削、面色黢黑,标准的农民形象。

赵守重出生于1910年,是1949年后继承和发展中国牡丹种植业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人才。1949年至1955年,他把分散在菏泽各农户的传统牡丹品种搜集、整理起来,共112个牡丹品种、32个芍药品种,对传统牡丹、芍药品种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的主持下,1955年至1975年20年间,通过授粉、嫁接等方法,260余个牡丹新品种、108个芍药新品种应运而生。

从1954年开始,赵守重协助中国第一代牡丹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家琪,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喻衡,完成了菏泽牡丹调查摸底工作,总结出了牡丹栽培、药用加工等一系列成功经验。

赵孝知回忆,赵守重曾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孝知啊,我们都老了,眼睛也不好使了,看品种特别费劲。牡丹栽培管理都好学,唯独识别品种最难。你年轻有文化,只要想学,一定学得很快。”

赵守重认为,识别牡丹品种,春天看芽、叶、花,秋天看叶、鳞芽,落叶后看鳞芽、枝条,从地里刨出来看根系的粗细、长短以及须根多少。多年过去,赵孝知仍然清晰地记得老师的教诲。

鲜为人知的是,洛阳牡丹专家王二道、王三道,曾经在菏泽跟随赵守重学习七八年牡丹技术。后来,王氏兄弟成为洛阳牡丹界的元老。

为了纪念赵守重为中国牡丹作出的突出贡献,1964年,有关部门将他亲自培育的一个牡丹新品种命名为“守重红”。此花颜色浅红、色泽宝润、叶展大方、株干挺直,是具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高贵品质的品种。

牡丹梦连着中国梦

从野外探索到牡丹嫁接,从反季节催花到新品种研发,从昆明世博会一举夺魁到牡丹籽油研发……赵孝庆,是菏泽牡丹产业精彩蝶变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他数十年钟情牡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执着地在牡丹王国驰骋。

1948年,赵孝庆出生在赵楼赵氏牡丹世家,自幼在牡丹花丛中玩耍、成长,成年后全力推动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1980年,日本知名牡丹种植和经营专家安部功来菏泽访问,双方最后达成3年交流计划。第一年,菏泽以赵粉、紫二乔等6个品种、每种5株,交换日本太阳、花王、初乌及法国金鸱、金晃、金帝、金阁等7个品种、每种5株。第二批交换的品种达上百种,后全部栽种到老城墙东南角小游园内。第三批交换的品种全部栽种在北城墙附近。赵孝庆、安部功等人的友好交往,使双方国民不出国门便可欣赏到对方的精品牡丹,牡丹也成了中日友好的象征。

1983年,日本牡丹协会会长乔田亮二专程访问菏泽。赵孝庆和乔田亮二代表双方在原赵楼牡丹园共同栽种了一棵龙柏树。

多年过去,赵孝庆依然清晰地记得参加1992年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的情景。

展会由原赵楼牡丹园承办、赵孝庆负责。赵孝庆回忆,为了保证展览效果,布展期间需要打造一座牡丹山景观。他们选中松树皮堆积造山,再在山上覆一层草皮,然后将牡丹和其他花草树木假植在山上。经过多方努力,一座非常自然壮观的牡丹山,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最令赵孝庆自豪的,是菏泽牡丹在那届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得惟一一块银质大奖(金奖由法国获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正在法国访问,听说中国牡丹在展出并获得大奖,乘坐专机抵达波尔多,向赵孝庆等人祝贺。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