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通讯员 陈正国
连日来,骄阳似火,最高气温达39℃以上,但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头顶烈日,不辞辛劳地奋战在农村公路建设第一线,他们就是鄄城县交通运输局路顺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筑路工人们。他们默默奉献,用汗水迎战高温天气。
施工现场,工人汗流浃背 6月24日上午10点,记者赶到鄄城县金堤路升级改造施工现场时,鄄城县交通运输局路顺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宿博正带领几名筑路工人铺设模板,定点、划线、固定模板,工人们虽然个个热得满头大汗,汗湿衣衫,但干起工作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记者主动与筑路工人们搭上了话,一位年龄稍长、脸膛黝黑的筑路工人边用毛巾擦着满脸的汗水边打开了话匣子:“铺设模板,虽然不是什么技术活,但丝毫马虎不得,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的宽度和厚度,继而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我们严格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 问起在高温下施工的感受,宿博回答得很干脆,也很实在:“虽然近几天连续高温,但工期紧,任务重,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地抢时间,赶进度。由于长时间在炙热的阳光下作业,我们常常被晒得头昏眼花,我的血压这几天也是居高不下,最高的一次竟然达到了197,医生多次建议我卧床休息,但看到公司的同事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我在家里躺不住。”“小金堤路”上热火朝天 上午10点30分左右,记者赶到金堤路与“小金堤路”交叉路口时,一下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筑路工人们正在为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做准备,有的用铁锨清理路面,有的用洒水车洒水保养,整个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紧张忙碌、热火朝天的景象。 记者提醒一名筑路工人离洒水车远一点,以免溅湿了衣服。这名筑路工人满不在乎地说:“没事,这几天,我们的衣服从上工到收工,一天到晚就没有干过,溅湿了衣服正好降降温,穿着感觉还凉快点。我们想穿件干衣服,但像这样的高温天气就是一天换八遍也没有用。晚上回到家,脸上、脖子上、胳膊上还会有火辣辣的疼痛感,让人很不舒服。”摊铺机修理艰难进行 上午10点50分左右,记者赶到摊铺机修理现场时,鄄城县交通运输局路顺源公司经理宋本俊正在指挥着几名技术人员更换摊铺机的铰笼,重达四、五百斤的铰笼更换起来十分艰难,虽然几名技术人员齐心协力进行作业,但仍然累得汗流浃背。 宋本俊擦着额头的汗水介绍说:“为了抢时间、促进度、保质量,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和工人们一样,坚持早上班、晚下班,吃住在工地,大家的脸晒黑了,嗓子熬哑了,人也累瘦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喊累,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让沿线的群众早日走上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将旅游景点串连成线 上午11点10分左右,摊铺机铰笼更换完毕,宋本俊立即电话通知公司拌合站开机生产。在等待商混车送料的间隙,记者与鄄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昌国聊了起来。
说起金堤路的基本情况,刘昌国如数家珍,他介绍道:金堤路是鄄城县南部贯穿县境东西的一条交通干线公路,起点位于临濮镇黄河大堤,终点位于孙膑旅游城附近,跨经鄄城县临濮、董口、富春、郑营、引马、凤凰、红船、箕山8个乡镇,64个行政村,具有抗洪防汛和完善路网的多重功能。 2018年,鄄城县已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对马黄路至国道G240路段进行了改造提升,里程9.5公里,路面宽度为9米。今年,按照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升级改造金堤路东路段,拟建路面宽度为9米,全长19.3公里,其中沿黄公路至马黄路5.6公里,G240国道至红船镇孙堂段13.7公里。路面设计结构为9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3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石灰土底基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金堤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鄄城县综合交通网络,加快金堤“绿色廊道”建设进度,有效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有力促进沿线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建设。同时,金堤路还将尧帝陵、苏述御史牌坊、彭楼中药材种植区和吉祥谷生态园等旅游景点串连成线,对鄄城县发展全域旅游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上午11点23分,摊铺机正式开始作业。时近正午,整个大地都被炙热的太阳烘烤得热浪滚滚,已经跟拍了三个多小时的记者颇感体力不支和酷热难耐,但鄄城县交通运输局路顺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筑路工人们却不惧高温,不畏热浪,依然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