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牡丹文化进校园”系列赛颁奖 下一篇:鄄城县“跨域通办”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十四五”期间,菏泽生态环保将这么干
时间:2021-12-27 09:40 来源:文杰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12月24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菏泽市政府近日印发了统筹谋划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菏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系统谋划,是“十四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推动生态菏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十大重点任务

按照菏泽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和省生态环境厅工作安排,菏泽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规划》,并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点任务纳入《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围绕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方面,提出了21项主要指标。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10大重点任务,包括:深化“四减四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水生态环境,加强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深化改革创新,引导全民参与。

“三水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对于如何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规划》中要求强化“三水统筹”,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管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进地表水与地下水协同防治;强化流域联防联控;深化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实施入河湖排污口分类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水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污水管网覆盖不全、管网混错接、管网破损、雨污混流等问题;实施船舶和港口污染控制,推进内河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落实船舶污水、垃圾等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机制。

同时加大黄河、南四湖流域等重点水环境治理力度。强化滩区和黄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黄河干流水污染综合治理,2021年年底前,黄河干流完成全部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2022年5月底前,滩区内无手续的畜禽和水产养殖全部退出;2023年年底前,滩区内农村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贯彻落实《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2023年年底前,流域内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全部完成;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养殖专业户畜禽粪污全部得到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打好蓝天保卫战

“十三五”期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如何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新期待、让蓝天常在,《规划》提出,将立足建设美丽菏泽、生态菏泽,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开展PM2.5和O3协同控制,编制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十四五”空气质量阶段改善目标及空气质量达标期限和路线图;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持续加强市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完善PM2.5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的启动、响应、解除机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参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应急联动。积极对接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健全区域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开展区域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联合执法。落实大气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以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指标改善为导向,强化降尘量监测考核,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7.5吨/月·平方公里。实施县区降尘量逐月监测排名,各县区、各部门应全面加强各类施工工地、道路、工业企业料场堆场、露天矿山和港口码头扬尘精细化管控;完善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建筑、拆迁工地严格落实“7个100%”“5个100%”扬尘治理措施;强化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路长制”,提升道路扬尘治理水平。

全民行动,打造“好生态环境”

好生态环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十四五”期间,菏泽将深入开展全民行动,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发展,以绿色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的大环保格局。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