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王超英:用镜头讲好菏泽故事 下一篇:历史和绿色交响
掐着一大把柳条,走到斑驳的树阴下,一屁股坐
时间:2021-03-29 07:45 来源:王庆美

春姑娘温柔地把柳树染成绿色,清澈的阳光穿过翠绿的“帘子”。仿佛又看到那个少年,吹着柳笛,戴着柳帽,蹦蹦跳跳地在光影里撒欢儿,就禁不住微笑:噢,我的童年。

春天的乐趣很多。摘杨树上的花,俗名唤作“白杨狗子”,用蒜泥调着吃,稍有苦味。在河边拔一种草的芽,里面包着白嫩嫩的“荻菇”(其实是草的花,完全长出后状如芦花,只是小,如食指),称为“提荻菇”,边提边念“口诀”:“荻菇荻菇,我是你姨夫”——这样可以完整地拔出一根,不然则很容易断。拔出一根,剥开青绿的草皮,把“荻菇”放进嘴里嚼,甜丝丝的,很美味。最易想起的乐趣,与柳树有关——柳笛、柳条、柳帽……

柳树的树皮非常参差,一道一道沟壑布满全身。这能够增加摩擦力,有利于脚蹬手抓,“好上”。可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容易蹭破肚皮——上树时总是双手合抱,身体牢牢贴在树上。双腿先是一曲,蹬实了,用力一伸,身体向上一站,双手交替上移。可肚皮没有离开树呀,一上一下,就蹭破了。

费劲上树,就为了几根柳条——早在爬树前就观察好了——哪个位置有几根条,品相如何,可做何用……上来才发现,想折下来,远不是在树下看着那么简单。位置距离上差了不少,品相似乎也不怎么令人满意……但总不能空手而回呀,不论好歹,折下再说。

从树上下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抚摸着生疼的肚皮,还不忘拾起柳条。“这一点可做个笛子”,小指粗,芽和叶都很少;“这几根可以捋皮晒条”,细长,粗细均匀,弯儿少;“这些太细,叶子稠,弯弯曲曲,可以编个柳帽”……

掐着一大把柳条,走到斑驳的树阴下,一屁股坐下,把柳条儿往面前一扔,端详一眼,“先编个帽儿”。抽出一根,在头上一绕,手指捏紧。把柳条首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环。再戴到头上一试,“正好。”于是调整一下屁股和双腿的位置,再抽出细而长的柳条,依次缠绕到这个环上。编到五六根,“帽”样已现。往头上试几下,“差不多了,这里插几个……”一时没想好,四处张望。“杨树叶,菜花!”随手在地上挑选几个硕大的杨树叶,又掐几枝黄色小花,“匠心独运”地装饰一下柳帽。“好着呢!”举在眼前欣赏一番,称赞一番,满意地戴上。

“拧个笛儿。”把那根光滑的柳条抽出来,双手攥紧,反方向用力拧。柳条猛一松,“离骨了”。慢慢地把枝干抽出扔掉,手里只拿着柳条皮,是一个“筒”。两头弄齐,把一端的青皮用指甲刮去韭菜叶宽一点,捏扁。一吹,“嘟——嘟——,呜——呜——”神气!

现在把剩下的柳条捋皮——只要白白净净的条子。晒干,放好,等编笊篱的人来收。“能卖钱!”听说有人卖了两块钱,馋死人。

做完这些,胜利者似的气昂昂地走回家去,柳帽上的“装饰”也精神抖擞地乱颤……

童年在柳树下开心地笑着,兴奋地忙碌着。不成腔调的柳笛,随手编成的柳帽,总在每一个春天,突然来看我……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