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华是原菏泽油泵厂一名退休职工,多年来,她用自己的一颗赤诚爱心孝亲敬老和奉献他人。
庞建华的父母公婆均已80岁的高龄,四位老人年事已高,都患有多种疾病。在伺候公婆的那些日子里,为减轻丈夫的负担,家庭的一些生活琐事,庞建华都一力承担下来,不让丈夫费心。她选了一个最好的房间,装上空调,让老人安心住下来。每天早晨,她准时起床,来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为老人打扫卫生,照料老人起床,帮老人洗脸梳头……晚上和丈夫照料老人睡下,才安心休息。即使累得直不起腰,她也不喊一声苦,说一声累。她说:“为了老人吃点苦,受点累,我心甘情愿。”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她不断变换老人的口味,并注意增加营养。她知道老人家干净,经常勤洗老的衣服和拆洗老人的被褥,使老人穿得顺心,睡得舒服。她说:“看到老人开心的样子,觉得十分欣慰。”
她的婆婆极明事理,婆媳关系一直相处很好。多年来,从没有红过脸、拌过一次嘴。婆婆患脑萎缩,后来不幸大腿摔成骨折,卧床不起,她和丈夫把老人接回家,一口口给老人喂饭。老人嘴里流出的口水,她本能地伸手去擦。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伺候,老人终于可以下床走路了。婆婆逢人便说:“建华就像我的亲闺女一样。”2012年,婆婆91岁时脑萎缩加重,出现并发症,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庞建华号啕大哭……
婆婆去世以后,庞建华怕公公孤独伤心,她常常用轮椅推着他在家属院里散心,在大树下乘凉,劝他把心放宽,安度晚年。她同丈夫一起带老人去过环城公园,去过科学院,去过黄巢点将台,去过他工作的地方……每到这时,老人总是激动得流下眼泪。她知道老人爱吃粽子,天一亮就去街上买。一次,因为天下雨,找不到卖家,她不厌其烦地到处打听,骑自行车跑到北关,终于买到了老人喜欢吃的粽子。庞建华对待老人无微不至地关怀,使老人感觉如沐春风。她常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老人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公公82岁时突然患上脑血栓,陷入高烧昏迷状态,不停地说糊话,大小便失禁。她和丈夫一直服侍病床前,老人高烧不退,按照医生的嘱咐,买来冰块,围满了老人的头部和脚部,经过输液打针,老人体温才慢慢降了下来。2014年,公公93岁辞世,她悲痛不已。
多年来,庞建华始终不忘奉献,她的爱像温暖的阳光,不仅对家人如此,对别人也是一样。几年前,文化街上有一位在私人打工被烧伤致残的中年男子,白天靠乞讨为生,晚上睡在屋内墙角一个用砖支起的三条腿木床上。看他可怜,庞建华从家里拿来了竹竿、苇席和塑料布,给他把床罩起来,使其遮风挡雨,还不时的给他零花钱,有时还给他送些许瓜果之类。
如今,已年过古稀的庞建华本应安享天伦之乐,可是她整天忙里忙外,费心劳力。她说,爱心能帮人排难解忧,驱赶病魔,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爱,是一个人精神文明的体现。这些关爱温暖了他人的心,也照亮了自己的生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