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霞今年37岁,她出生在黑龙江,8岁那年,她的幼儿音乐老师找到她的妈妈说,海霞可是个唱歌的好苗子,您可要让她好好上学。为了培养海霞学习音乐,父母为她买来光盘和双卡录音机。海霞爱看电视,父母又卖掉家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换来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放学回来练发声。后来她唱的儿歌《小瓜棚》获得了学校小歌星比赛一等奖。评委老师称赞她对歌曲的演唱理解把握准确,演唱风格自然清新。1995年在齐齐哈尔市“三独”比赛中,荣获美声唱法一等奖。1996年,海霞随父母回到山东老家,以种玉米为生,后来被曹县浸出油厂招聘录用。可好景不长,企业破产倒闭,为了生计,她摆过地摊,卖过水煎包,爆过爆米花,干过太阳能营销业务员等。在王光集团工作期间,她边上班,边见缝插针哼几首民歌与流行歌曲让闺蜜听,以此来愉悦工友,消除一天的辛劳与疲惫。后来在菏泽打工期间,潘海霞洗过碗,端过菜,干过闲杂零工,具有慈善友爱的她还多次做义工,来播撒爱心,回报社会,在朋友圈留下了较好的口碑。
2012年潘海霞遭遇婚变,她在不幸婚姻中并没有倒下,而是尽快调整心态,积极适应新生活。潘海霞孝敬母亲远近闻名,2013年,就在她参加山东生活频道《让梦想飞》12进10争霸赛开始前,家乡磐石医院打来电话,告知其母病危,急需手术治疗。潘海霞眼含热泪强行唱完,在待定复赛的情况下,她毅然放弃比赛赶回医院照顾母亲,分秒不离左右,与复赛的唯一机会失之交臂。时至今日,当亲朋好友问及此事,潘海霞都是含着眼泪笑着说:“不后悔,机会可以再等,母亲生命只有一次,做此选择,值得。”潘海霞的大孝不言,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褒奖。在每次结束演唱后,她还组织当地同行成立义工演唱团,定期深入工厂、院校和敬老院慰问演出,成为菏泽地区小有名气的一支义演力量。2015年春节,潘海霞在曹县青菏办事处敬老院慰问演出时,一位87岁的老汉拉住潘海霞的手说:“孩子,你演唱的《嫂子颂》这首歌真好听,听得我两眼泪花流。”
多年的辛苦坚守,潘海霞收获颇多。她先后受邀参加山东生活频道“让梦想飞”栏目、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等栏目的选秀演出;荣获亚洲魅力大赛民族唱法三等奖的好成绩。今年4月,她有幸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歌唱比赛栏目闯关成功,并取得山东“玉米姐”的称号,为齐鲁大地争得了口彩和荣誉。目前,潘海霞的演艺之路越走越宽,全国各地邀约不断,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事业不断超越,不断走向成功与辉煌。 通讯员 李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