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代煤”开启吴店镇乡村新生活
  即将进入采暖季,牡丹区吴店镇程胡同村村民刘学芹给家里来了个大翻新——把室内的墙面重新粉刷一遍,烟雾缭绕、墙面发黑、每天收拾炉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往年一入秋,刘学芹便开始张罗着买煤,为入冬取暖做准备,这早已成为他们家乃至整个村村民入冬前的生活习惯。今年秋天,吴店镇推行农村取暖“电代煤”惠民工程,打破了农民几十年的烧煤习惯,改变着寻常乡村的生活方式。

  10月15日,64岁的刘学芹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了自家的房屋。“我们村今年改成用电取暖,省心省力,又保护环境。”刘学芹告诉记者,烧煤不仅脏,而且不方便。“煤炉子供热不稳定,持续性也差,早晚中间都得添煤。”

  刘学芹合计着,现在煤价每吨800元,好的1000多元,一个冬天要烧掉2吨多,“电代煤”还是蛮合算的。不再买煤讲价了,不再发愁蓄煤了,也不再挖土拌煤泥、打煤球了。他发现,没有了烟熏火燎,生活更有滋味了。

  据了解,程胡同村共有278户村民,全部主动参加“电代煤”改造。全村采用“太阳能光热”取暖技术,每户家里安装两片暖气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用于取暖。

  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目前,吴店镇试点村“电代煤”工程的施工进度已接近尾声,有一小部分人家进入了最后安装调试阶段。在吴店镇李油坊行政村张河口自然村村民吴丽萍家中,施工人员正在为吴丽萍家中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进行调试。“以前天一冷就习惯摸煤球炉,现在开始去摸热风机的摇控器。”吴丽萍笑呵呵地说,热风机不但能制热,还能制冷,冬夏两季都不耽误用。

  “推进清洁取暖,不仅让‘天蓝冬暖’成为现实,居住环境的改善更让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生活,进一步激活了农村活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据吴店镇党委书记油凤莲介绍,截至目前,该镇李油坊村、刘楼村、鹁鸽堂村、贾胡同村四个村的450户居民正享受“电代煤”政策带来的福利。 

  记者 李若生 通讯员 高秋英 刘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今日牡丹区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新闻·楼市
牡丹区繁荣文化事业提升群众获得感
牡丹区委中心组组织从严治党专题学习
“三级河长”守护绿水青山
法律援助给力“扫黑除恶”
健康扶贫 奉献爱心
交通志愿服务常态化
李村镇入选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单位
都司镇纪委护航“扫黑除恶”
沙土镇“孝善养老”情暖老人
重阳节,让孝文化深入人心
王浩屯镇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电代煤”开启吴店镇乡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