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金给银不换俺村的操心人!
  5月25日,记者到郓城县经济开发区后营村采访,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张恩典,村民们都说:“给金给银不换俺村的操心人。”

  后营村东临黄泥岗镇,南临丁里长镇,曾经是个有名的乱村。张恩典上任时,面对复杂的村情,有自己的“一套”法宝,他说:“干事要有正气,正气的源头就是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张恩典深知他手上的不是权力,而是需要为村民们做好事的责任,便每时每刻都为村民们着想。

  村里有户人家,4个儿子都是“硬拳头”,他们不断给村党支部出难题。张恩典不怕“钉子户”,决心要管管这户人家。妻子儿女怕他吃亏,劝他少管闲事。“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谁还相信党支部。”张恩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几次登门,耐心疏导,原准备大动干戈的“硬拳头”被正气震慑。他们说:“原来不服管,是对某些村干部作风看不惯,可俺几个在恩典身上挑不出半点毛病来,要是再闹下去,全村老少都不答应。”

  张恩典当村党支部书记的10多年间,村里的大小账目总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村里每月召开村民大会,张榜公布账目。年终时,把全年各项开支按月打印成册,每户一册,谈起村里的各项开支,有的群众比张恩典还“亮堂”。

  有一次,张恩典的一个亲戚做服装生意亏了本,找到他死缠,要在村里借钱。“不管谁用,都要开村民、党员代表大会讨论,我只能借给你家里的钱。”张恩典对亲戚说。亲戚嫌少,气得扭头就走了,还说:“当了官就六亲不认了!”由此好久没登张恩典的家门。

  “该公的公,该私的私,不能胡掺和。”这是张恩典常挂在嘴边的话。

  有次,张恩典进县城办公事,顺便也办点私事,村文书要给他报销车票,他断然拒绝了。张恩典的公私分明,村民们是赞不绝口,都说他没沾过集体一分一厘钱的光。

  张恩典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村里每一个人。如今,村里修了4条大街、两条引黄渠,安装了路灯,建了娱乐广场,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改建了学校。

  “争来斗去两堵墙,矛盾纠纷又何妨,街坊邻里常相敬,包容不过六尺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都上墙,饭时一袋提,白纸代孝衣,一个菜两个馍,回去不误打工和农活,后营村大变样,低保五保有保障,早晚健身去广场,想学技术有书屋,健身器材多少样,村民成立秧歌队,每天早晚老少一大帮……”村民们对后营村变化编出了“顺口溜”。 

  记者 王浩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财经·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我市举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庆祝活动
“情系三夏 服务三农”公益活动6月实施
优化工业发展氛围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片新闻
古泉街道办事处:推行公开听证会化解信访矛盾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 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演讲比赛举行
给金给银不换俺村的操心人!
董口镇:“信访接待站”化解矛盾在基层
菏泽石墨烯产品亮相 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
健全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