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郓城农民分享旅游“红利”
  本报讯(通讯员 刘考勇 李英 记者 郑华伟)春暖花开时节,来到郓城县李集镇10公里的黄河大堤,春天的气息格外浓厚,入眼一片花的海洋。点点的杏花点缀其中,白花、红灯笼……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首届郓城“黄河人家”乡村旅游节开幕式暨杏花林开园仪式在李集镇大杨集村举行。延续至5月底的旅游节既可使游客免费赏花,也可认领本年度果树,预订果实。4月7日至4月10日,在李集镇马庄村,油桃妹韩文静举办的桃花节人气更旺。

  据了解,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李集镇旅游扶贫的重点。杏花林园可吸纳劳动力约20名,梨花园可吸纳约40人,平均每人每月可挣得1500元左右。60岁的张大爷说,他在杏花园工作,每月可领到1200元,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李集镇近年来先后扶持开发了大杨集旅游特色村、油桃妹家庭农场、李晓岚黄河之洲农家乐、李村营净土寺等乡村旅游点,本届“黄河人家”旅游节将散乱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包装推介,提升旅游节的知名度,助力精准脱贫。

  为推动旅游扶贫,郓城县还建立了旅游和扶贫互动畅通、对接及时的协调机制,整合旅游和扶贫方面的政策、资金、项目,优先向旅游扶贫乡村倾斜,进行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另外,郓城县还注意扶持与乡村旅游相配套的相关产业发展,加大水浒纸牌、水浒画册等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拓展黄河鲤鱼、有机小米、油桃、酱豆、马扎、虎头鞋等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随着郓城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分享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旅游扶贫效应初显,乡村的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交通道路、医卫条件、村民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进了贫困户致富增收,带动了贫困村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单县:打造“全域公园” 彰显生态文明
致富能人王满意带领群众“摘穷帽”
让慈善更有力量和光芒
农民家门口成产业工人
曹县15个涉企部门公开承诺
鄄城县级公路建设全面启动
武胜桥镇漫画墙扮靓新农村
成武县纪委精准发力树清风
B2科目三考场落户核桃园镇
图片新闻
郓城农民分享旅游“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