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出了“生命语文”教育观,现主持国家级“十二五”规划课题“陶冶语文”的课题开展,提出“生命教育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理念,注重学生内驱力的发掘。同时,魏凤英还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专著《推开虚掩的心门》。
塑己立课 教出实绩
记者见到魏凤英时,她正带领教师们商议如何开展第二天的远程研修课。“每年我们都要利用暑期进行远程教育学习,今年的课题是用技术改变教育,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魏凤英介绍道。
“做一名最好的教师,首先课程要出色。”魏凤英说,“开始参加优质课评选时,我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才发现自己失败的关键,在于积淀不深。我就不断地读书,不再注重讲课的招式,而是紧贴学生的认知。”当回归自我,把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当成目标,不再注重荣誉时,上天却给了魏凤英意外的收获。
2008年,在枣庄参加省课堂教学比赛,评委老师们特地为魏凤英设立特等奖;参加全国赛课时,成绩还没有揭晓,评委教授们就开始祝贺;2011年,参加省教学能手评选时,得到了其他地市语文教师的一致青睐,最终,魏凤英拿到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奖。
“其实只要肯出力、肯用心,谁都能出成绩。”魏凤英说。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她看到了学校量化表上最靠前的名次,她的班级连续三届中考语文都是全市第一。魏凤英心中渐渐有了底气,上课也愈加从容。
立足德育 树己树人
“当一名语文教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当一名班主任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追求,对教育的热爱也因此纯正、深沉。”谈到如何管理班级,魏凤英这样说。
“刚当班主任时,想着只要爱、只要疼他们就能带好班级,但是班级并没有多么出色。”魏凤英说。反复思量后,魏凤英给学生提出十六个字:犯错正常,无礼可恕,允许反复,孺子可教。魏凤英告诉记者,“德育关键在育人,让学生明白,他们走在世间,除了自我形象,还是父母的脸面,朋友的镜子,老师的形象。”
魏凤英说,她的每届学生都让人骄傲:2006届学生参加会操比赛,刚做一节,音乐就卡带了,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孩子们流着委屈的泪水,齐刷刷做操,得了一等奖;2008年,她外出学习半个月,在没有班主任、没有语文老师的情况下,班级语文成绩依然第一……
魏凤英说,这些,不仅是她为师之路上前行的动力,更是她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我庆幸,我选择了当教师,选择了当班主任”。
润泽生命 教育无痕
谈起自己的“生命语文”观,魏凤英说:“近几年,我对我的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给孩子一颗心,让其能细腻体察美,给孩子一双眼,让其能敏感观察美,给孩子一个大脑,让其能理性思考,有自我意识,最终是为了完美学生的生命,也就是‘做为生命的教育’。”
魏凤英的班级节假日语文作业只有一个,就是根据书单读书。“比如秦汝铭性格豪放,我给他定的是《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冒险类的书。王哲聪慧早熟,我和她一起阅读毕淑敏、余秋雨,她的文章越来越醇厚。”平时,魏凤英随身带着便签本,随时给学生写纸条,或批评或鼓励或宽慰,及时给孩子送上关注。
上届学生毕业前夕,每晚十点以后,魏凤英忙完手头事务,便静静坐下来,给每个学生写一封信,从女性的角度,给女生谈什么样的女子最美;从母亲的立场,和男生们谈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激励他们培养浩然正气。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深知自己的渺小;之所以如此执着,是因为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作为教师,那么多如花的生命交到我们手上,这是缘分,更是使命。看着那么多生命在我们手上绽放,这是收获,更是幸福。”魏凤英说。 记者 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