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农作物秸秆找一条出路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曹县王集镇旺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青贮饲料加工现场
郓城县黄堆集镇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作业现场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市每年种植面积都在700万亩以上,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曾经主要用于烧火做饭的秸秆,如今成了“鸡肋”:拉回家里无处堆放,粉碎还田不彻底就会影响下季作物的播种,甚至有人选择焚烧秸秆,污染了大气环境。

  眼下又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黄橙橙的玉米棒子拉回了家,青绿色的玉米秸秆往哪里放?如何给农作物秸秆找一条出路?

  出路一:粉碎还田 提高地力

  专家提醒:建议采用两遍粉碎还田作业法,既要确保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又要提高作业效率。

  机械化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具有便捷、快速、成本低的优势,不仅可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而且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及作物抗旱能力,还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种地养地相结合,实现农业良性生态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资料表明,连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增产粮食10%以上,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是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首选技术。

  近年来,每到“三秋”时节,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仍有焚烧秸秆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是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质量较差,农民担心会影响耕整地质量和小麦播种质量,将长段秸秆搂起焚烧。

  为提高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市农机局推广站站长、研究员丁才新建议广大农民群众,可以采用两遍粉碎还田作业法。在进行机械粉碎还田作业时,既要确保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又要保障提高作业效率,应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采用不同作业方式。以下两种作业方式供机手参考:

  1、人工摘穗+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方式。这种情况下,应用专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两遍作业。第一遍作业行走速度可以尽量快,进行粗放作业,将秸秆压倒粉碎,以提高作业效率;第二遍按正常行走作业速度进行粉碎还田作业,提高粉碎还田作业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摘穗后应在秸秆含水量较高时及时进行还田作业,这样既能保证粉碎还田质量,又能提高土壤墒情。

  2、玉米联合收获机+专用还田机作业方式。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都有秸秆粉碎还田功能,如果注重摘穗同时保证还田质量,这样作业效率太低,机手收益也相应较低。较好的作业方式应是,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应以摘穗为主,还田为辅,粗放还田,然后再用玉米秸秆还田机进行一遍精细作业。这种“强强联合”作业方式比只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提高30%,还田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

  出路二:青贮饲料 变废为宝

  专家建议:根据养殖数量、场地,合理确定青贮饲料的加工利用模式,为畜禽养殖提供优良农作物秸秆饲料。

  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牛羊兔等草食家畜,过腹还田,变废为宝,一是可以解决草食家畜的草料问题;二是可以解决畜禽养殖与人争粮的问题;三是可以减少秸秆焚烧,保护大气环境。总之,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植物秸秆中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据中国农科院专家测算,5.6公斤青贮玉米秸秆的能量相当于1公斤玉米,1.5公斤干花生秧相当于1公斤苜蓿草,6公斤花生秧相当于1公斤豆粕。另外,地瓜秧、豆秸等农作物秸秆,酒糟、豆腐渣等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都可以作为牛羊等草食家畜饲料原料。并且,农作物秸秆中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是草食家畜不可或缺的饲料原料。

  2013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青贮利用玉米秸秆总量为69万吨,利用风干花生秧、地瓜秧等约20万吨;小规模牛羊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利用玉米秸秆、花生秧、地瓜秧、豆秸等作物秸秆约220万吨;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约为35%。2014年,全市已新建青贮池近10万立方米,已购置秸秆青贮设备30余台套,各县区的玉米秸秆青贮工作正在开展。

  市畜牧局畜牧站站长、高级畜牧师蔡中峰介绍说,目前玉米秸秆的加工利用有多种模式,养殖户应当根据养殖数量、场地,合理确定青贮饲料的加工利用模式,为畜禽养殖提供优良农作物秸秆饲料。一是传统的青贮池青贮法,适合像曹县银香伟业公司这样的大型奶牛场和肉牛场。今年该公司实行的是带棒青贮,收购价格在0.7元/公斤,缺点是浪费较大,不易运输。二是裹包青贮法,易于贮存、使用和运输,浪费较少,适宜于小型牛羊场和较大养殖户。三是大型机械统一收货,优点是适宜于大型地块机械作业,秸秆来源相对有保障,秸秆成本降低。曹县侯集镇侯集村肉牛养殖户李波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该村2000亩玉米秸秆全部用于青贮饲料。今后还将探索把青贮饲料作为商品草料销售,运输到上海、浙江等非玉米主产区,每吨利润大约200元左右。

  出路三:综合利用 高效低排

  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密切结合农村实际,促进资源循环增值利用和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使生态改良、环境保护与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途径。市农业局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高效农作物和保护地栽培上,每亩每季消耗秸秆2500公斤左右,消耗6—7亩农业秸秆。在定陶县、市开发区、市高新区培养了示范点,全市推广面积达到了近万亩。

  生物质炉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秸秆、碎木柴、玉米芯以及各种生物质压块等),通过风机送风,实现炉温和进风量的可控,使燃料在炉膛内充分气化和燃烧。该产品具有炊事、取暖、烧水多功能。废弃的各种农作物如秸杆、树枝、树叶、花生壳、豆秆、谷壳、谷糠等一切可燃固态生活垃圾均可作为燃料,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此炉燃烧后可促进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物质炉是我市近两年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又一项目。该项目依托省级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项目,在鄄城县和定陶县进行了推广。其中,鄄城县投资160万元,推广示范户用生物质炉500台;定陶县投资160万元,推广示范户用生物质炉500台。截至目前,两个县推广使用的1000台秸秆生物质炉,共消耗秸秆1000吨左右。

  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科长、高级农艺师谢卫东表示,政府应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扶持引导基层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后,农业部门将全力配合发改部门做好申报国家秸秆综合项目工作,争取更多的有关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

  文/图  记者 常慕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我市农业专家为秸秆利用支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生态·教育
   第05版:政法·广告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为农作物秸秆找一条出路
图片新闻
用生命拥抱教育
二完小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
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阅读是改进学习品质的有效方式
单县农村涌现6000余名“代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