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正确吃“伏羊”
  7月18日开始入伏,民间有吃“伏羊”强身壮体的习俗。羊肉本是冬天御寒的佳品,为什么要在最热的三伏天喝羊汤、吃羊肉呢?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吃伏羊也要对症才行,否则可能引起上火。

  记者从采访中得知,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阳气最旺。羊肉属大热之品,药性为味甘、性热、归脾、胃、肾经,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冬天吃能发暖保暖,驱寒避邪。伏天里吃羊肉等于两把火相遇,对于气血虚弱、肾阳不足的虚寒者,无疑是雪中送了两盆炭,即得天时,又有食助。比如有畏寒怕冷、风湿性关节炎等在冬天易发的虚寒病症的患者,三伏天一碗羊肉汤下肚,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浑身毛孔通透,五脏六腑的湿热、寒气、毒素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身体内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同时,三伏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外面的阳气也在进入身体,使经脉畅通,体内各系统能良好的循环,身体就会健康,所以“伏羊”适合阳虚之人。但对于热性体质及阳亢之人,三伏天一碗羊汤下肚,无疑就是火上浇油。所以那些经常上火发炎、爱发脾气的人三伏天不宜吃羊肉、喝羊汤,就算是在冬天,也应根据当时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身体实热者三伏天最好吃点西瓜、苦瓜等寒性食物解暑、降温。

  另外,专家还提醒,“伏羊”和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原理相似,适合的人群也大同小异,“三伏贴”是利用外治的方法用温热的药物对虚寒之人雪中送炭,而“伏羊”则是通过食补的内治方法给虚寒之人在体内加一把火。体质虚寒之人可在中医的指导下,利用三伏天的大好时机采取食补、或药补的方法改善体质。 记者 马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广告
   第B02版:健康·广告
   第B03版:新闻纵深·广告
夏补三伏防中暑
夏季吹风当心面瘫
早上起来喝点姜汤可预防“空调病”
五类人群谨防“情绪中暑”
如何正确吃“伏羊”
健康·广告
四类人不宜多吃西瓜
阅读电子书 应注意用眼卫生
街头吸烟“毒害”路人
老年人更容易中暑
用餐时使用手机上网影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