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类人群谨防“情绪中暑”
  专家提醒,面对持续出现的高温天气,市民应预防“情绪中暑”。

  据介绍,“情绪中暑”是一种因季节性情感障碍出现的心理疾病,医学上统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副教授告诉记者,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连续高温闷热天气将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人们很容易缺乏耐心,出现情绪失控。

  “情绪中暑”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情绪易激惹,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脾气,健忘及睡眠欠佳;二是情绪压抑与心境低落,患者常常闷闷不乐,兴趣下降;三是个性改变和行为异常,无心上班,疑心加重。

  杨放如表示,“情绪中暑”的易感人群一般有五类,一是在室外高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和年老体弱者;其次是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者;三是情绪波动较大的个性脆弱者;四是内向且不善交际者;五是儿童和青少年。

  专家提醒,平衡饮食、正常睡眠、好心态是避免“情绪中暑”的关键:尽可能减少高温作业,增加午休时间;及时补充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和有降温、“降火”功效的食物及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少食油腻食物。

帅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广告
   第B02版:健康·广告
   第B03版:新闻纵深·广告
夏补三伏防中暑
夏季吹风当心面瘫
早上起来喝点姜汤可预防“空调病”
五类人群谨防“情绪中暑”
如何正确吃“伏羊”
健康·广告
四类人不宜多吃西瓜
阅读电子书 应注意用眼卫生
街头吸烟“毒害”路人
老年人更容易中暑
用餐时使用手机上网影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