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窦堌堆
窦堌堆遗址出土的陶器
  窦堌堆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位于东明县陆圈镇杨楼行政村东北800米,西北距东明县城18公里,南距七里河1500米,北距贾河2000米,东500米与牡丹区地界接壤。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其上曾建有小庙,故又称窦庄祖坟地。该遗址1963年被发现,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组织试掘。经铲探得知:遗址南北95.2米,东西85米,面积8092平方米。

  现存堌堆南北76米,东西52米。堌堆平面呈椭圆形,略高于四周地表,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以灰陶占优势,红陶、黑陶有一定数量,器表有绳纹、篮纹纹饰,器型有陶罐、凿形鼎足、石镰、器盖、釜、罍(léi)、陶纺轮;商代有夹砂粗绳纹袋状鬲足、夹砂细砂红陶罐、夹砂细砂灰陶缶、甗(yǎn)、罐、盆、尊,泥质灰陶缸;汉代有泥质细绳纹陶片。

  东明位于河南、山东交界地带,黄河在此不断造成“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局面,故窦堌堆遗址试掘出土器物的器形、纹饰、风格受到两省龙山文化的影响,既有河南安阳小屯商代遗存的绳纹、方格纹等纹饰,又有梁山青堌堆遗址出土的折肩直腹器物的器形,具有地方独特的风格,为研究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市委党史研究院 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人文菏泽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广告
斗鸡台
魏牌坊:沉重的孝义文化瑰宝
科考“怨夫”黄巢
劈柴挑子
窦堌堆
曹州古城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