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堽镇:牡丹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李若生)“菏泽牡丹出口加工示范区主要以出口牡丹及牡丹产品为主,我们开发出牡丹油、牡丹食品、牡丹美容化妆品等,通过国际贸易渠道,把本土牡丹产品出口到全世界。”7月7日,谷雨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立向记者介绍,牡丹深加工前景广阔,目前,公司已建设了牡丹出口加工区、牡丹籽油加工车间、牡丹花茶加工车间,还将建设牡丹芍药鲜切花交易中心、现代化温室和展厅等。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黄堽镇在牡丹产业发展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积极引导建设特色园区和特色村,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我们首先加强沟、路、水、桥、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牡丹种植配套设施;其次,发展牡丹产品深加工,依托牡丹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园区和特色村,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黄堽镇党委书记张海昌介绍,黄堽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为种植户协调申请贷款,开设牡丹种植技术培训班,搞好技术服务,扩大了市场销路。

  截至目前,黄堽镇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区级示范合作社3个;建成了冠宇牡丹园、盛华牡丹园、天草药业种植基地、金河岸生态观光园、天安芍药园、泽邦农业等特色园区6个,昝庄、宋堂、马厂等5个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新闻·文化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广告
“搬出‘水窝子’,是我们几代人的心愿”
新技术让养鸡场变得“高大上”
基层减负,关键在“实”
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黄堽镇:牡丹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养貂闯出致富路
种植灵芝挣大钱
“村晚”唱响乡村幸福歌
让蝉鸣声响彻美丽乡村
家门口圆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