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搬出‘水窝子’,是我们几代人的心愿”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近日,记者在鄄城县董口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黄河社区施工工地上看到,机器轰鸣、吊塔耸立,一排排高楼平地而起,数百名建筑工人挥汗如雨,为社区建设日夜鏖战,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令人振奋。

  黄河社区建成后可容纳1116户,3718人。其中涵盖鱼骨、赵李营、西张桥、赫庄、代堂、石寨6个滩区村落。

  远离洪灾、安居乐业是黄河滩区居民几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期盼。如今,随着滩区迁建工程的开展,崭新的黄河社区正拔地而起。不久后,这6个滩区村庄的村民就可以远离“水窝子”,搬进新楼房。从此,他们不用再重复“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日子,迎接他们的将是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我们这些在黄河边住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发大水。一到雨季,就要随时做好转移的准备。搬出‘水窝子’,是我们几代人的心愿。现在可好了,上级给了好政策,让我们搬出来,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生活了。”西张桥村村民张家富高兴地说。

  为确保黄河社区建设有序、快速进行,董口镇根据“保证质量、有序推进,实现搬得出、住得好、能发展、可致富”的原则,专门成立黄河社区建设指挥部,全心全意推进迁建工作。

  “目前,整个黄河社区建设进度还算是比较快的,预计今年9月底就能完成,到时候村民就可以搬过来了。”董口镇副镇长夏国东告诉记者。

  夏国东还告诉记者:“董口镇滩区外迁工作是从2017年春天开始的,2018年6月全面动工,动员滩区居民搬迁的整个过程也很顺利。”

  作为长期生活在滩区的人,“建房难、种地难、出行难、上学难、娶妻难”早已经让他们吃够了其中的苦,所以让他们搬迁意愿都很高涨。“新社区建成后有广场、学校、超市,到时候孩子们上学方便了,村民生活也方便了。”夏国东说。

  6个村子全部迁到新社区后,复垦的土地将统一流转,流转所得的租金全部作为村集体收入,实实在在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光复垦的土地全部流转,村民各家的土地也将会被统一流转出去。”夏国东说。

  土地被流转后,村民就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样以来,年纪大的可以留在村里,在流转出去的土地上干农活,既能收租金,又能挣工资。年轻人就可以安心外出务工,麦收、秋收的时候就不用惦记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鱼骨村村民高志水父子,两人常年在外打工。当他们听说村里统计搬迁事宜时,两人高兴得一夜都没合上眼。“有时候回家吧,正好赶上黄河泄洪,浮桥都拆了,要绕好远的路。要是真能搬出来,我们回家的路就顺畅了。”高志水高兴地说。

  他们家中还种着几亩地,每到麦收和秋收的时候,都得匆匆赶回来。遇到收成不好的光景,收来的庄稼连来回路费都不够,更不用说误工费了。“要是能将土地流转出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高志水说。

  每当村民走到黄河社区工地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停住脚步,数一数盖到几层了,盖了几座了。早一天搬出黄河滩,他们就能早一天实现安居梦。

  记者  焦同帅 刘永霞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鄄城县董口镇黄河社区建设侧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新闻·文化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广告
“搬出‘水窝子’,是我们几代人的心愿”
新技术让养鸡场变得“高大上”
基层减负,关键在“实”
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黄堽镇:牡丹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养貂闯出致富路
种植灵芝挣大钱
“村晚”唱响乡村幸福歌
让蝉鸣声响彻美丽乡村
家门口圆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