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父女俩独有的观赏。涵涵曾在作文中写道:“大街小巷的万家灯火,融进了爸爸所在项目发出的电能……”
为全国广泛应用生物质能转化奠定基础
在单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着新型环保清洁燃烧机制的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生物发电示范项目。2006年12月31日投产发电以来,其一直就是单县人的骄傲。
令孙大鹏没想到的是,建筑大学毕业后,他首先选择的是家门口的项目,并逐渐熟知其外表与内涵:工程建设规模为1×30MW单级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有一台130t/h生物质专用振动炉排高温高压锅炉。其秉承国家电网公司严谨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技术支撑和智力平台,成为国家鼓励、支持和重点发展的节能减排产业的“单县样板”。
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负责人刘成江说,作为中国首个示范项目,完全依靠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自主创新、艰苦摸索的担当精神,生物质发电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示范应用,为该项目运行5年后的生物质发电在全国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精神支撑和技术基础。
给料是发电核心运营的基础,而斗式提升机又是整个给料系统的薄弱环节。迄今,国能单县生物发电也是全国生物发电项目唯一拥有使用该项技术的项目。
节能减排是全国最值得关注的热点
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的成功运行实践,实现了我国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的突破,推动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2017年3月获得山东省能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
统计表明,2006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并网发电以来,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年均发出绿色电力2.2亿千瓦时、年均消耗秸秆30万吨、年均替代标煤约1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作为新能源示范项目,清洁环保是核心,也是技术创新的着力点。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99%;高标准建设废气处理装置,实现了废气超低排放;化学制水采用国际先进的EDI技术,没有酸碱的应用,减少了污染。” 生产部经理黄彬说,2015年以来,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他们建设了6KV高压电动机变频控制系统,淘汰落后电动机改型为新型节能电动机,通过加强主要生产设备检修维护,目前厂用电率比设计值降低了4%,生产单耗比设计值降低了366g/KW·h。
年为农民直接增加经济收入9000万元
孙大鹏与赵后讲等70多个燃料供应商都成了“世交”。赵后讲是单县毗邻的苏北人,7年来,其每天要运来七八车生物质燃料,带动其当地100多人从事燃料收储、运销,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
“这些燃料都是树皮及木材加工下脚料、庄稼秸秆等。过去,不是被农民废弃,就是燃烧,严重污染环境,自从单县建设了生物发电项目后,周边大量的废弃生物质有了最好的归宿,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该项目常务副总经理王磊说。
单县园艺街道办事处徐楼村村民徐克启从邻近的面粉加工厂收购下脚料麦糠交售生物发电项目,由开始3天一车到2天一车,再到现在一天4车,收入持续增加,年总收入15万元。
通过燃料的收、加、储、运等多个环节,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为单县及其周边地区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年直接增加经济收入9000万元。
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