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惠农助企 精准扶贫 硕果累累迎新春
——2016年全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纪实
曹县农商银行与曹县人民政府签约,未来将拿出十亿元资金支持该县现代农业
省联社菏泽办事处“双联双创”联系村,标准化幼儿园正在施工
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高庄村村民靳秋霞(右)通过扶贫资金的支持建起菜棚
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献玲(右二)在副市长王忠想(左二)及菏泽办事处副主任崔玉光(左一)的陪同下到省派“第一书记”曾庆红(右)的帮包村困难群众家中慰问
脱贫致富的菜农刘统敏向王献玲朗诵自己为“第一书记”创作的诗歌
省派“第一书记”孙玉臻帮包村的扶贫车间内,村民正在赶制服装
菏泽农商银行“家庭银行”业务遍地开花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局的指导监管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商业银行积极适应新常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惠农助企,精准扶贫,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金融答卷。

  至2016年12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各项存款1096.9亿元,较年初增145亿元,增幅15.23%,增幅、增量分别居全省第3和第4 位;各项贷款711.3亿元,全年新增投放89.6亿元,增幅9.15%,增幅、增量分别居全省第4和第5位;存、贷款总量均居全省第5位,存贷款余额、市场占有率约占40%,居全市各金融机构第1位;纳税7.65亿元,较2015年增4400万元,9家农商银行纳税额均居所在县区非工业企业纳税第1位;金融精准扶贫得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第一书记”“双联双创”帮包工作扎实推进。

  强化担当  扶贫攻坚  贡献来自农商银行的磅礴力量

  1月17日至18日,省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献玲,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富军一行,在副市长王忠想陪同下,赴成武县看望慰问省联社派驻党集镇“第一书记”帮包村及困难群众。

  在成武县党集镇刘老家村,王献玲书记一行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带去米面油等节日用品和慰问金。王献玲与村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利用政策脱贫致富;同时叮嘱帮包村的“第一书记”认真听取贫困群众的诉求,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难题。

  村民刘统敏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省派“第一书记”、省联社菏泽办事处党委委员、副主任曾庆红来到刘老家村后,帮助他建起了蔬菜大棚。短短一年的时间,刘统敏的大棚菜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曾书记给我们村带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农民致富了,村子铺路了,孩子有地方上学了,村里修了健身广场,就连大人都有地方娱乐了。”说起村里的变化,刘统敏的话匣子根本关不上。

  2015年2月,省信用联社选派菏泽办事处曾庆红、孙玉臻、肖凯3位同志为第二轮“第一书记”,分赴成武县党集镇刘老家、刘海、张石店3个行政村开展帮包工作。近两年来,在省联社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3位“第一书记”按照“抓党建、促脱贫”的要求,充分发挥农商银行接地气、机制活、敢担当的行业优势,积极为3个村破解难题,建强组织,趟开富路,共建文明,帮包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至2016年末,省联社投入资金、办事处筹集资金及“第一书记”协调政府部门政策资金共计投入1900余万元,为民办实事,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水平,推动精准扶贫,使3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施产业扶贫。先后投入资金27万元,协调政府产业扶贫资金90万元,推进实施了刘老家村冬暖式芸豆大棚、豆角种植项目,刘海村千亩海棠种植项目,张石店村油用牡丹、豆角种植项目,并在刘老家村建成了蔬菜市场。比如刘老家村种植豆角,每亩平均收入4500元,人均增收1100多元,88户、160人通过种菜实现脱贫。推动就业扶贫。投入资金120万元,建成刘海村衣之缘服装厂、刘老家服装厂、张石店电子加工厂3处就业扶贫点,安置贫困人口86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3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鼓励创业扶贫。支持致富带头人创业,提供工作岗位帮助困难群众,开展了养鸡、鲟鱼养殖、木材加工等创业项目,安置贫困人口60人,人均增收5000元。发挥行业优势,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协调成武农商银行向赛诺医疗等企业及个人发放扶贫贷款198万元,帮助41位村民实现脱贫。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协调政府产业扶贫资金90万元,实施光伏兜底扶贫。为每个村建设38.46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发电并网,通过电费补贴的方式脱贫308人。并为帮包村培养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8名。

  “第一书记”帮包工作受到党委政府和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3个村均被评为市级优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刘海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菏泽市首次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上,刘海村是成武县两个现场观摩点之一;在成武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上,刘老家村、刘海村是现场观摩点;国家及省市县扶贫办对3个村的帮包扶贫工作给予肯定。刘老家村修路、张石店村改水工程两件聚民心实事,被确定为帮包工作突出案例上报省“第一书记”办公室;曾庆红同志作为省直659名“第一书记”中的十名代表之一,参加了山东省建党95周年文艺晚会,事迹在晚会中播出。

  在听完“第一书记”的工作汇报后,王献玲指出,两年来,省联社派驻的“第一书记”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各项措施到位,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第一书记”要帮助村“两委”班子建章立制,扶贫工作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再走访,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做好帮包村的收尾工作,确保扶贫工作常态化,防止帮包村二次返贫。

  与此同时,2015年以来,在市委“双联双创”办公室的指导帮助下,省联社菏泽办事处派驻专人驻村帮扶巨野县万丰镇王庄村、前张庄村、毕桥村、后王庄村,从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破解民生难题入手,抓生产、促脱贫,倡文明、树新风,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至目前,共投入300余万元,为4 个帮包村累计修路9.55公里;为王庄村、前张庄村投入4万元电力扩容购置了2台200千瓦的变压器,解决了村民用电难题;向政府协调资金10万元,投资修建了雨水排污下水道3000米,根治了前张庄村中内涝难题;为后王庄村打机井4眼,解决了村民吃水灌溉难题;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基础上,带动村集体收入。目前,已在前张庄村成立丰碑种植合作社,辣椒大蒜交易市场正在建设;已在毕桥村建好120平方米超市一处,超市农贸市场正在建设;已在后王庄村坑塘垫土4.5亩,收回归集体所有,农贸市场正在建设。对接镇村两级班子,制定规划,对4村263户贫困户再次分配,明确责任人、帮包重点和任务,与村两委、帮包贫困户分别签订双向承诺书,开展精准帮扶,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一致好评。省联社菏泽办事处联系的前张庄村获得市级“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自2015年以来,围绕全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模式,省联社菏泽办事处结合“第一书记”“双联双创”帮包工作,创新推出“扶贫家庭贷”“扶贫企业贷”系列产品,落实贴息、补贴保险费等政策,信贷资金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吸纳贫困户就业的实体经济组织倾斜。至2016年末,累计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8.9万户,已支持贫困人口10366人,投放扶贫类贷款4.4亿元,占全市各家金融机构总额的90%以上。

  立足城乡  精准投放  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稳固了地方金融主力军地位。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理念,围绕市场,以客户数量增长为支撑,积极推进信贷投放。同时,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坚持支农支小支微不动摇。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学习借鉴小微贷技术,创新贷款受理中心平台建设,推行“家庭银行”商业模式,持之以恒抓好高管营销,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稳固了客户,赢得了市场。此外,全市各农商银行还丰富信贷服务内涵。创新贷款产品,优化办贷流程,积极推广智e购商城,简化1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手续及流程,推行“青年创业贷”“妇女创业贷”“返乡创业贷”“家庭亲情贷”等贷款品种,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同时,抓住政府棚户区改造有力时机,大力推广“PPP贷款”“政府采购贷”,加大对政府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和政府采购等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提速和地方经济发展。

  围绕农村经济,永续“鱼水深情”。农商银行由农信社改革发展而来,根植农村,一路走来,全市农商银行与农民兄弟同舟共济、风雨与共。

  曹县韩集镇于庄村是一个蔬菜、水果专业种植村,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西瓜等果蔬。

  近日,记者来到曹县韩集镇于庄村,村民于克亮正忙着给自己棚内的蔬菜苗浇水,“同样是蔬菜,我的棚可比一般的棚收入要高啊。”于克亮感叹道。原来,于克亮的大棚里专门培育蔬菜苗,周边种植蔬菜的菜农,几乎都要向他来讨教经验、购买菜苗。

  在蔬菜销售旺季,每天的交易量可达20万斤左右。“村民们对农商银行非常信任,每次来到村里,都会有村民热情地招呼,询问相关业务。截至目前,仅于庄村就发放了400余万元的贷款。”曹县农商银行韩集支行行长李豪说。

  “可以说没有农民朋友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农商银行。为农民做好服务,我们责无旁贷。全市广大员工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倾心为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赢得了他们对农商银行长期以来的信赖和支持,从而始终保持了农商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体地位。”省联社菏泽办事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崔玉光表示。

  为全面提高农村金融环境,全市农商银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档次,将“普惠金融”延伸到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档次,布放ATM、CRS、农金通等自助机具,广泛设立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畅通支付结算渠道,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业务,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至目前,全市布放ATM自动取款机、CRS存取款一体机1441台,投入运行农金通3393台、小微云543台、银联POS机14076台,实现了金融机具村村通、全覆盖。此外,全市农商银行还加快网点转型和社区银行建设。新建、改造旗舰型网点59处、综合型网点159处,设置自助银行(自助银亭)235处,推广发行金融IC卡、社保卡、联名卡、公务卡、VIP银行卡,引入智能机器人大堂经理等特色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充分展示优势,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牢牢把握了存款工作主动权。去年春节期间,成为全省农信系统第5家存款超1000亿元的市。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谈及2017年工作,省联社菏泽办事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崔玉光表示,全市农商银行将始终以惠农支企的定力走普惠金融之路,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魄力走转型创新之路,始终以牢牢坚守风险底线的毅力走稳健经营之路。全市农商银行要以“春天行动”为契机,巩固拓展市场份额。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快网点转型和社区金融建设,全面推广“家庭银行”商业模式,完善“智E购”商城平台运行,打造全市统一贷款受理中心平台,不断巩固扩大基础客户群,抓牢全年工作主动权。同时大力压降不良贷款,努力保持盈利水平,强化内控管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积极落实“第一书记”“双联双创”帮包工作,始终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版部分图片为资料片)

  文/图 记者 杨飞 通讯员 武尚峰 韦安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2016年全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县域新闻·广告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楼市家居·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惠农助企 精准扶贫 硕果累累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