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9月7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这时,有些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所以白露起要温补阳气,补养肾气。白露时节是典型的秋季气候,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脏,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秋燥”,所以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张玉霞告诉记者,白露时节艾灸的主要穴位有:大椎、肺腧、肾俞、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中府。
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清脑宁神,肃肺调气的功效。肺俞是肺脏之背俞穴,为肺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地方,常灸肺俞,能补肺卫之气,祛散风寒外邪,达到防治外感疾病的目的。艾灸肾俞可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聪耳明目、壮腰止痛等。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艾灸脾俞可健脾袪湿,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关元穴是人体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脐通百脉,可调阴阳,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养生要穴,艾灸之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温中散寒、健脾补胃,有“长灸足三里活过九十九”之说。中府为肺经首穴,灸之可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疾病。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