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四节气灸——白露灸
  “节气灸”是根据一年当中的二十四个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方法,这种顺天应时、踏着时令节点的治疗方法在防治疾病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玉霞介绍,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体内在的阴阳也会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也是年老体弱和久病之人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生新病的时期。如果在这个节点上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壮元阳,调动机体潜能,能提高机体抗病和应变能力,用低廉普通的艾草就可灸出健康。“节气灸”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闻乐见并沿用至今,在传统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白露节气(9月7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这时,有些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所以白露起要温补阳气,补养肾气。白露时节是典型的秋季气候,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脏,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秋燥”,所以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张玉霞告诉记者,白露时节艾灸的主要穴位有:大椎、肺腧、肾俞、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中府。

  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清脑宁神,肃肺调气的功效。肺俞是肺脏之背俞穴,为肺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地方,常灸肺俞,能补肺卫之气,祛散风寒外邪,达到防治外感疾病的目的。艾灸肾俞可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聪耳明目、壮腰止痛等。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艾灸脾俞可健脾袪湿,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关元穴是人体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脐通百脉,可调阴阳,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养生要穴,艾灸之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温中散寒、健脾补胃,有“长灸足三里活过九十九”之说。中府为肺经首穴,灸之可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疾病。 记者 马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新闻·文化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
预防秋季腹泻 饮水卫生是关键
养阴为先,早晚穿暖勿露身
二十四节气灸——白露灸
用牛奶送服止痛药可护胃
这四件物品不要放在浴室
冷放还是热放好?
头疼躺下就好 警惕低颅压综合征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