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10时许,一前一后两辆轿车停在了位居句阳路亨达小区大门外的广场上。车上下来三男两女,看上去年龄都在花甲或已近古稀。他们走进小区,从道路两旁绿地有无塑料袋、碎纸等垃圾到车辆停放是否有序;再到一栋栋住宅楼的楼门、楼梯扶手、楼梯道窗户玻璃等是否有灰尘、蛛网、楼梯道里是否有乱堆乱放的杂物;尤其是楼梯道里、各家入户门外墙壁上是否有牛皮癣小广告,且从一个楼道到另一个楼道;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全小区共23个楼,他们一口气看了八个,再和报纸上报道的一一对照,发现小区上上下下、内内外外、干净整洁得竟然比记者写得还要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几位女士、先生边看边直翘大拇指。他们在小区转了几圈,又来到休闲小广场向几位聊天的大妈问长问短,和外出买菜归来的年轻人交谈。结果,这些业主们对小区物业管理又是赞美声四起:满意!满意!这一下,他们是彻底服了:“咱们甭再看了,去物业和他们见见面吧!”
原来,这五位老同志,分别是来自牡丹区东城办事处附近一个老小区的李伯章、和晓荣;西子佳苑的王海;学府苑的楚宪德、郝炳环。他们是看了2016年8月2日报纸《舒欣物业:菏泽小区物管的一面旗帜》这篇报道之后,被舒欣物业视业主为亲人,业主的大事小事都时刻放在心头,不办好、不办完就不罢休的极端负责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有的给报社、有的给市住建局、有的直接给舒欣物业公司打电话,甚至亲自前往给予一致点赞。
在亨达小区物业办公室,李伯章说,我订了一份报纸,那天看了舒欣物业的报道后,眼前一亮:舒欣物业能服务到这个程度,应该说是当年的老八路作风又回来了。我激动得马上给报社打电话,为其刊发这篇报道点赞;又从报社问到作者陈奇的电话,向他采写这篇报道点赞;最后,我还一路打听,手拿报纸找到市住建局物业科,为他们能培养出这个典型、这面旗帜点赞。一阵热血沸腾之后,我又想,万一点赞错了咋办?舒欣物业的实际工作和报纸上报道的是不是完全一样?于是,我和在不同小区居住的熟人、同事、朋友一联系,他们说看完报纸也有同感。大家一拍即合,干脆就近到舒欣物业管理的亨达小区看看吧!今天这一看,心就放踏实了。
和李伯章同住一个小区的和晓荣女士说:“如今,许多小区小广告成灾,密密麻麻,都看不到墙了,谁见谁头痛,可谁也没啥好办法。今天走进亨达小区,似乎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从学府苑赶来的郝炳环女士说:“我平常下楼要手扶栏杆,总是弄一手尘土,找不到地方洗。今天在亨达小区,我手扶楼梯扶手,上上下下走,手上很干净。”
从西子佳苑赶过来的王海先生说:“我还特别观察了这里的储藏室楼层,走道里干干净净,别说看不到乱堆乱放的杂物了,连地面上都见不到尘土,这可得个真功夫!”
交谈间,舒欣物业总经理彭春雨闻讯放下案头工作,匆匆赶来和大家见面,并诚恳地说:“诸位不畏炎热前来,是对我们舒欣物业的最大支持、鼓励和鞭策,我们的工作差距还不少,请大家不要光点赞,还要通过实地查看,多指缺点和不足,我们一一改进,力求把工作做得再好一点。”
……
当日下午4时,这篇稿子已经写完,记者又接到李伯章先生打来的电话:“今天上午我们几个到舒欣物业明察暗访之后,大家觉得舒欣物业这个正能量要继续弘扬,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还打算组织更多的人前往舒欣物业参观,并还要建议有关部门,能否尽快将舒欣物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广开来,有旗帜了,有榜样了,就要举起来,学起来!”
记者 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