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的发制品、户外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用工需求;同时鄄城县近65%的贫困人口不仅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有着比较强烈的就业愿望。根据这一情况,鄄城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点,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在郑营镇西街村的“就业扶贫点”,今年50岁的村民牛明兰正和其他村民在整理企业送来的几袋人发。“像俺这样的,上有老下有小,没法出门打工。可现在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牛明兰说。据统计,鄄城县目前已建设“造血”式的“就业扶贫点”351个,带动了4768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1630多人。群众把这样的“就业扶贫点”,都亲切地称为“扶贫车间”。
![](../../../resfile/2016-08-23/02/Page_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