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1979年,17岁的孔新芝高中毕业,因为热爱戏曲,拜师学艺进入东明县曲艺队学习坠子书,不久就唱红了东明大地。可惜的是,1982年曲艺队解散,孔新芝和很多演员一样面临着失业的窘境。为了不放弃喜爱的事业,继续把坠剧发展下去,孔新芝孑然一身,开始组织全县民间艺人,招学员,搞培训,终于在1984年成立起了东明县百花曲艺团。
万事开头难,剧团成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仅有17个人,道具设备也都不完备。为了给剧团接活,孔新芝一个村一个村地跑,“既然把演员招来了,就得对他们负责,跑断腿也得赚钱让他们有饭吃。”孔新芝秉持着对戏曲的热爱,对剧团的负责,以低廉的场次价格、高超的服务水平,不受场地条件限制,不讲究条件和待遇,渐渐唱响了黄河两岸,在老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百花曲艺团也从一个十几人的小戏团发展壮大为有大型演出车一辆、小车两辆、拥有演职员工近40人、道具设备近50万元、年总收入近80万元的中型剧团。
坠戏新枝 创作精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文化产品的冲击,坠剧急剧受到冷落,同时坠剧也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孔新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坠剧事业的繁荣壮大,百花曲艺团既是剧团又是戏校,孔新芝一边培养剧团演员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演艺水平,一边改编坠子戏的传统剧目、并创作和编排现代剧目。凭着自己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这些年,孔新芝自编、自导、自演了很多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歌颂焦裕禄精神的《赤胆忠心》、倡导反腐倡廉的《正能量》、颂扬新农村文明家园的《新风吹暖新农村》等剧目,演员阵容强大,演出风格独特,极具时代特色和现代意义。孔新芝的努力在漫长的艺术岁月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4年4月孔新芝被评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2015年百花曲艺团演出的《包公案》获得菏泽市首届民营剧团汇演一等奖。孔新芝的改编让坠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被称为是坠剧的现代领路人。
戏剧搭桥 情暖乡亲
2000年,在村里人的推举下,孔新芝成为了郝士廉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孔新芝任村支书的十几年里,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把坠戏和党的新政结合起来,宣传推行到广大村民之中。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文明建设的政策,面对群众对国家政策的不解和疑惑,孔新芝把整治乡村环境、美化村容村貌等国家政策编进坠子戏里。就这样,一出颂扬新农村文明家园的《新风吹暖新农村》开始免费在全县各村巡演,许多村民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了新政策、新精神,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新政策的推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做好思想引导的同时,孔新芝带领村民修路、修桥、开拓西瓜市场、整治村里环境、美化村容村貌、调解邻里矛盾,几次村党委换届,她都是连选连任。十几年间,郝士廉村在孔新芝的带领下,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文明家园、平安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都成为全镇的先进典型,全村无一例上访告状、无一例打架斗殴案件发生,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通讯员 刘圆熙 王恩标 记者 宋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