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塑造文明
“以前上下班都要走这条路,遇上下雨天路上就会有积水,很不方便。路两边商店也经常会乱摆放商品。现在好了,柏油路面洁净宽敞,再加上路两边花草树木,感觉好多了,上班的心情也变好了!”祝口村村民祝永刚高兴地说。
该镇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了6个行政村的旧村改造,村民全部住上了楼房,村内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各项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镇党委、政府投资2000万元为全镇群众新打1眼深水井,铺设了贯穿各村的自来水管道;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新修道路27公里,全镇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安装路灯近2000盏,实现了夜间亮化全覆盖;组建了37支保洁队伍,配备了人力保洁车100余辆,中转车10辆,垃圾清运箱2000个,建设了1处垃圾中转站,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投资180万元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所有自然村村内安装4个监控探头的目标,每天夜间保持2辆警车同时巡逻,每晚每车巡逻里程都不低于100公里。
文化滋养文明
“谁不说俺家乡好……”在省级文明村杨集村的文化广场上,庄户歌手唱得正欢,秧歌队也不甘示弱,“现在在俺这一片,一到晚上7点半,姐妹们都会准时来这儿跳舞,来晚了就‘抢’不到地方了。”村民孙思云告诉我们说。
为解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整体文明度,2012年以来全镇利用三年时间投资85万元建设了10处农家书屋,投资200万元建设了7处文化广场,2015年全镇实现娱乐场所、健身场所双覆盖工作目标。投资50万元配备了音响器材、舞蹈服装,成立民间艺术组织22家,培训民间艺术表演队伍210人,举办文艺演出86场,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20余次。三年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13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该镇还在全县率先实行广播村村响,让你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文明之花处处开放。去年3月份,梁堤头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该镇每个村都有文明一条街,街内有“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宣传画和宣传栏,邬庄村文化长廊上,绘制着100余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
道德提升文明
邬庄村农家妇女李美菊,丈夫患风湿病卧床不起20余年,她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顾丈夫,一人扛起家庭的重担。现在,李美菊带着一对儿女共同做淘宝服装生意,很快迈上了致富路。乡亲邻居一致推选李美菊为“好婆婆”, 并上了村“四德”榜。在梁堤头镇,各个村都评选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道德模范,已坚持了10年。
在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中,该镇累计发放“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20000余份,开设道德讲堂10000人次,“新农村新生活”培训12000人次;每个村都建设了道德讲堂,各村、学校、企业都建设了“四德”榜, 该镇还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2015年全年在学校举办法制报告会和道德讲堂12次。三年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13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
通讯员 宋银生 刘玉梅 记者 臧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