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流脑是什么病?
张复臣:流脑的全名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它是由一个名叫“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奈瑟氏菌有13个不同的亚型,它们每一个都可以引起相同的病症,我国主要是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寄生于人的呼吸道的咽喉部,当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它就可以侵入肌体,大多数表现为带菌状态或仅出现鼻咽部的轻度炎症,只有当人体缺乏对它的免疫力时,才会引起发病。它主要发生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因为儿童的呼吸道系统抵抗力较低,易引起发病。流脑起病急,主要引起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流脑曾是危害人类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但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了流脑多糖疫苗并在全国推广使用以来,流脑的发病率就开始大幅度下降,尽管如此,流脑仍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传染病。
记者:如何预防流脑?
张复臣:一是“三晒一开”,杀灭病菌。“流脑”的病原体有怕冷、怕热、厌氧的特性。所以,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通的环境中不易生存。常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居室常开窗通风,可以达到杀灭流脑病菌的目的。二是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办法,15岁以下儿童是流脑易感人群,需要重点保护。三是及时发现,早期隔离。在流脑流行季节,如发现儿童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呕吐时,须引起警觉,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后要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或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要严密观察,以防止该病扩散、传播。
记者:流脑疫苗的种类有哪些?免疫程序是怎样的?
张复臣:我国上市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包括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含相应菌群成分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只能预防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如接种A群流脑疫苗只能预防A群流脑。
接种对象为常规免疫适龄儿童、学生及前往脑膜炎球菌病流行地区的旅行者等高危人群。我国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6~18月龄完成2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1、2剂间隔≥3个月。3岁和6岁各接种1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3、4剂间隔≥3年;第3剂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间隔≥1年。
记者: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流脑疫苗?
张复臣: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