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瓶颈
2005-2013年,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达1.23万亿元。然而,职业教育所存在问题,诸如专业设置不合理、与产业对接不紧密、不适应实用技术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实训设施落后、不能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等,仍然存在。
尽管各级政府频频出台税收、水电、实习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培养,同时,探索和尝试——“车间进校”“企业课堂”“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展开校企联合培养,但企业的参与度不高。“校热企冷”是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瓶颈。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说,“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效果不太好,企业有企业的顾虑、学生有学生的考虑,双方皆存在一种“围城”心理。曾经有一个大品牌的化妆品企业在学校订了一个班,年年给学生奖学金,但毕业时却很少有学生愿意到这个企业就职。企业付出的人才培养成本难有回报,自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校冷企冷”尴尬局面凸现。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利芳说:“现在我们也不太愿意将学生送到企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只让学生到流水线作业,以解企业用工紧张的问题,这种逐利的行为达不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半年甚至一年都没有增量,这不仅是对国家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更耽误了学生的成长。”
以赛促学
为了学生强化动手能力,紧扣行业尖端技术,职业教育的从业者正在尝试“以赛促学”的途径。
一段时间以来,“职业技能大比拼”在各地上演。从2008年起,各地职业院校派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拼。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得主冼星文认为,比赛的磨砺让他领悟到“技术的境界”,“技艺的高超取决于精度和质量,就是要打磨每一个技艺点。这种打磨没有捷径可走,凭借小聪明无法达成,唯有艰辛地付出和不断地研磨,而这也是国内企业欠缺的,更谈不上在实习中获得。”
世界技能大赛评估顾问珍妮·沙克尔顿说:“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时间不长,可是第一次亮相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感受到了压力。我们看到,中国学生的功底扎实,技术严谨。但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上有所欠缺,这意味着对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反应迟滞。”
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判标准代表行业的高新水平。张利芳认为,借助世界技能大赛中相关行业领域的标准和发展趋势,可促使我们完善现有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使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更符合国际技能水平的要求。
努力尝试
最大程度开发利用世界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尝试。在企业缺位情况下,职业院校探索利用世界性大赛,改进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按照国际行业标准,指导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培训项目的确定,并激发学生自主修炼自身技艺。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研室主任陈实认为,通过世界技能大赛的检验,我们深知中国职业学生在通用技能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引入了“核心能力建设”“通用能力建设”等课程,但我们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
对此,珍妮·沙克尔顿认为,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工具,对中国而言,现阶段应注重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让教师首先掌握应对未来发展的应变能力,当教师掌握之后,才能影响、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技术和通用能力,以应对世界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张利芳说,从2011年中国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6个项目的竞技,发展到2015年将参加28个项目的比拼,其目的并不在金牌上面,而是在竞争中学习和汲取世界一流的技术,打开中国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并且将其转化成批量培养技能人才的课程模型。争取在2015届新生中“试点”推广。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