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巨野县花冠路上,一排排高耸的路灯顶端,一个个风轮随风转动,既给黑夜带来了光明,又把城市装点得多姿多彩。这条路上128盏风光互补LED路灯,全部是由当地企业——山东巨益新能源公司生产、安装的。
走进巨益新能源生产车间,只见工人师傅正在紧张安装新型LED灯具。作为国内同行业唯一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于一身的风光互补新能源生产企业,巨益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风光互补新能源LED路灯,被山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山东省创新型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经山东省科技厅鉴定,该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公司总经理王诗鹏介绍,风光互补照明系统持续阴雨天数可达13天以上,照明时间比市场同类产品延长2倍,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值得称道的是,风光互补新能源LED路灯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据测算,每盏风光互补新能源LED路灯系统,每年平均发电为1095度,能同时节约0.438吨标准煤和4380升净水;同时,可减少排放约0.297吨炭粉尘、约1.1吨二氧化碳、约0.032吨二氧化硫、约0.016吨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少向大气中释放热量0.0219亿大卡。巨益新能源项目年产高效节能风光互补LED路灯12万套,年社会节能量折合约4.2万吨标准煤。
该公司实施产学研结合战略,为节能事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共同组建了风光互补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基地,拥有国内一流的吹气式风洞实验室和电机测试实验室,并在呼和浩特建立了风光互补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基地。
“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巨益的成功是巨益人的成功。”王诗鹏告诉记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该公司凝聚了国内风光互补发电照明领域顶尖的高级科研人才,特邀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风光互补发电项目)首席工程师刘志璋教授任公司总工程师。企业创新推行了“事业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并重”的方针,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程,使技术人才同样能够拿到高薪、同样能够大有作为、同样能够获得事业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是目前在新能源利用领域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行业,是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目前,巨益新能源生产的产品牢牢占据了风力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新疆等地市场,下一步还将争创节能品牌产品,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记者 常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