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七旬的市农行退休干部孟宪之自幼秉承梁山人耿直豪爽、乐于助人的性格,一向工作积极,人缘甚好。特别是退休后,为丰富离退休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娱乐生活,他积极组织戏迷俱乐部;为宏扬传统书画艺术,他积极推介书画新秀。他做了大量好事,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模范老人。
幸福日子唱着过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优秀的地方戏曲受到冷落。一些离退休老人一时接受不了新的娱乐形式,想听传统戏曲又难以找到市场,生活单调。为丰富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孟宪之经过认真筹划,于2000年成立了戏迷俱乐部,当初只有20多人,自娱自乐,定期演唱,现已发展到200余人,不仅有中老年人,还有青年人。同时从地摊清唱选段走上舞台,演出成本戏,经常送戏下乡,下社区、下企业、下部队营房作公益性慰问演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歌颂了好人好事,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让戏迷们有个固定的听戏和唱戏阵地,孟宪之又动员热心戏曲事业的经济界人士,成立了戏曲茶座,现已由当初的1个发展到6个,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而且茶座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每年收入300余万元,使下岗演员生活有了保障。
戏迷俱乐部和戏曲茶座的活动,使一些原来不懂戏的人,成了口不离戏的戏曲爱好者。正如孟宪之所说:“好年好景好生活,幸福日子唱着过。”
扶植书画新人
我市不仅是著名的“戏曲之乡”,还是闻名于世的“书画之乡”。孟宪之老先生不仅乐于帮助戏曲新人,还善于发现收画新秀,并大力扶植。残疾青年闫玉国身残志坚,苦练书画,特别是书法进步快,成绩显著,但却少为世人所知。孟宪之甘为伯乐,给予大力推介。他一手筹备为残疾青年书画家闫玉国在菏泽、济南、北京举办三次展览,把闫玉国的书画艺术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去济南筹办展览时,天突降暴雨,孟宪之老先生为节约资金,冒雨赶往住地,患了感冒。在北京办展时,他舍不得坐车,总是步行奔波,跑肿了腿,脚起了泡,他仍无怨无悔。北京的一位书画家对孟宪之说:“人家来京办展都是提前一个月组织班子,花上几十万,没见过一个提着个小包就办展览的,我真为你捏一把汗。”
去年重阳节之际,孟宪之自筹资金帮助市老龄委编选《孝星之歌》一书,出版6000册,亲自送到各单位和农村,对宏扬孝道提倡尊老爱老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受到市领导的关注和表扬。
近年来,孟先生老人为我市书画艺术的交流工作做了很大贡献,他在艺术领域里找到的乐趣,同时也在艺术领域去帮助别人。孟宪之老人常说:“我就是为给乡亲们的生活锦上添花,用艺术丰富大家的人生。” 记者 刘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