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祥然:甘做百姓铺路石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如今,巨野县完成村通工程120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1750公里,97%以上的自然村通上了柏油路。“晴天尘土扬,雨天泥水趟”模式的出行难问题已彻底成为历史。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集体的力量,但是,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到,因为他在巨野的公路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巨野县交通局干部于祥然。

  于祥然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从事公路建设,十余年来,承担工程建设项目上百项,修建里程千余公里,所建工程均被评为优质工程,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屡获全市第一名。由于公路建设成绩突出,巨野县交通局被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于祥然也多次被记功、嘉奖,并连续三届当选县政协委员。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于祥然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要找他只能去工地上,因为他常常十几、二十几个小时在施工现场,是个典型的白加黑(24小时不间断服务),五加二(牺牲星期六,奉献星期天),三无服务(无限时、无缝隙、无差错)的工作狂,这成了他的工作特色。对于他工作上的拼劲,周围的人刚开始都很不习惯,但是时间长了,大家慢慢的被他的精神所打动。

  今年收割麦子的时候下了几场雨,巨野的百姓并没有慌张,如果是以前没有修路,好多农户的麦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芽变霉。现在有路了,人们用收割机把麦子收割以后,放到路边,粮贩的汽车直接开到田边,把还完全没有晒的粮食收购后,用大型烘干机把粮食烘干。有了路,收割小麦不怕下雨了。有了路,农民的许多农副产品都可以很快地运往各地,及时销售,而且还能卖出好价钱。章缝镇王庄村农民王显存说:“公路修到家门口,百姓心里安稳啊。”

  自实施村村通油路以来,巨野每年建设任务都有200公里,且分布全县每个角落。自工程开工的第一天,于祥然就一头扎进工地,一住就是几个月,每天从早上醒来,所有在建工地他都要转个遍,看看工程进度,解决协调各工地与地方的关系,工人生活情况,每个细节他都仔细过问一遍。在工作上,他“严”字当头,工程资金设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严把招投标程序,严把工程队准入关,严把材料进入关,严把每道工序验收登记关。于祥然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施工时有一个地方不合格,会让他大发雷霆,返工也是常有的事,对此他带领的工人特别有体会。于祥然深知自己工作的“份量”,公路建设资金,都是群众的血汗钱,用好资金,管好工程质量,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他还是一个工作要强、要好的人。据于祥然的司机说:在村村通建设期间他每天走的路相当于济南来回,他一年的行车里程赶别人几年跑的里程,一年要磨破7双鞋。

  今年,在疏港公路和巨润建材玻璃项目专用线施工期间,正直七八月炎热天气。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于祥然从早到晚扑在工地上,由于高温作业,他脸晒黑了、皮晒爆了,一位工作人员趣味地形容他:“把他放在非洲都区分不出种族。”在工程后期,为不影响投资27.6亿元的巨润建材玻璃项目如期开工,他倒排工期,24小时不停工,每天在工地一干就是18个小时以上,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钟才回家打个盹。由于长时间站立,他下肢经常浮肿,一向刚强的妻子看到这情况,一边用温水热敷,一边按摩着,一边流着泪水,心疼地说:“工作在重要,咱也不能把命搭上。”

  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女儿说起父亲泣不成声。从初中到高中,特别是在菏泽中学就读期间,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每个星期都有家长接送,她却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每次都是自己单独来回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回家以后还是很少见到父亲的踪影,但是她说她能理解父亲,父亲太忙,有太多的工作等着他。

  道路畅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很重要,对于全县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大项目引进更加重要。路不通,项目引不来;路不通,引来了项目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这两年又是巨野县大项目引进颇有成果的几年,所以于祥然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加班加点对于他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于祥然患上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等并发症,在工地上吃药的时间却成了他难得的休息时间。

  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像于祥然这样的铺路石,巨野交通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成绩;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无私奉献精神,浇铸了巨野交通人辉煌的今天。通讯员 高志修吴修斌 记者苏成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于祥然:甘做百姓铺路石
王德实荣获全国“奥运有我”书画作品展金奖
商家八仙过海抢市场 居民平常心态看促销
商家赠送优惠券市民使用受束缚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敬老无须待重阳
给生活锦上添花用艺术丰富人生
这个黄金周时兴“奥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