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大蒜、棉花、蔬菜是张楼乡农民增收致富的 “台柱子”。该乡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大蒜—菠菜—棉花、大蒜—棉花—西瓜、黄瓜—豆角—白菜等7种种植模式,年发展大蒜4.5万亩、棉花4万亩、蔬菜5000亩。2007年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50户,年发展养鸡18万只、养鸭10万只,收入可达200多万元,让群众着实尝到了甜头。同时,该乡充分发挥特色种植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使广大农民直接从种养业中受益。该乡乡长李邦峰说,“现在大蒜、棉花一种就是四五万亩,乡里有12处容量达上万吨的恒温库,还有6处棉花加工厂,年产纱锭达到5万吨,我们农民不愁卖不掉,每亩地比小麦、玉米能多收入1200多元钱。”目前,该乡农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5230元,比上年净增300多元。
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生活大变样
在许庄村采访时,看到这个村多数农户盖起新房,室内装饰得漂漂亮亮。走进村民许可家,他正在为洗澡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问需要多少钱,他笑了笑说:“2000多元,贵是贵了点,不过方便耐用!”新庄村是张楼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2007年,张楼乡把整治村容村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重点推进改水、改路、改房、改厕工作,努力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加快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做到环境整洁、饮水安全、厕所清洁、主要道路通畅平整;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河塘净化、卫生洁化、建房规范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目前,仅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许庄村就改厕280所、改灶30处、修建下水道500米。同时投资34万元,完成两条3.5公里的道路硬化。最近,该乡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群众拉土备料1.2万多方,完成7.5公里道路的路基整修任务。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一条条宽畅亮洁的乡村道路,生活富裕的农民骑着摩托车往来穿梭,处处荡漾着和谐如画的新气象。
播种文明收获和谐
在张桥村新建的村委会办公室里,部分群众正在查看各种农业资料。今年,该乡投资160万元,新建了张桥、许庄、小张楼等6处党员活动室,修建了谭楼、大陈楼、刘铺三处学校。现在,全乡已建立起8个集文化、体育、娱乐“三位一体”的文化大院。村民们感受颇深地告诉记者,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文化中心等娱乐设施场所一应俱全,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许多陋习也随之改变,争当“十星级”文明农户蔚然成风。2007年,该乡广泛开展“六进家庭”、“美德在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各类文明争创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600户、文明家庭800户。
于林 武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