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区通史》序言
  宋茂民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牡丹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民爱国爱乡情怀,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牡丹区、认识牡丹区,我们历时六年,查阅了大量与牡丹区有关的历史典籍和文献资料,精心编辑了这部《牡丹区通史》。《牡丹区通史》全书共256篇,约60万字,内容丰富,语言简练,选材得当,篇幅适中,客观公正、全面系统地再现了自上古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牡丹区的光辉历史,是牡丹区到目前为止最为完备的一部历史著作。

  牡丹区自古名人辈出,彪炳史册。以立朝忠恪、匡风正俗为己任的东晋名臣卞壸;佛教禅宗史上最为卓绝、门风兴隆的临济宗初祖临济大师;一生“四登两府九尚书”的北宋名相张齐贤;被《明史》誉为“可用之才”的明代大臣陈九畴;清末重臣、两江总督马新贻;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何思源……他们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书写了辉煌历史,创造了不朽业绩。

  牡丹区素来有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卜子夏就曾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授儒家经典,弘扬儒家学说;北魏冤句(今牡丹区西南)人温子升,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文笔艳发,辞藻绚丽,被时人誉为“曹植、陆机复生”;宋代窦卞于宋仁宗嘉祐二年高中榜眼,为官清廉,刚直敢言;民国时期,菏泽县康庄人桑树勋竭其所有,捐资办学,被誉为“近代史上我省热心教育事业第一人”。

  牡丹区是全国著名的书画之乡。唐代有著名书法家贾膺福,笔法精妙,尤工小楷,尝书周大云寺碑及唐修封禅坛记,欧阳修、赵明诚等皆称精妙;元代画家商琦,水墨山水、竹石画堪称一绝,被誉为“天下无双比”;民国画家田伯平、李眉川,书画并佳,蜚声画坛,与苏钧博并称“曹州三大画家”。

  牡丹区地处中原腹地,历来崇勇尚武。五代时期,钱守俊为保卫家乡,聚众结伙,团聚乡勇,杀富济贫,以勇鸷果敢著称当世;南宋乘氏(今菏泽市区)人李宝,曾率军在唐岛之战中大败金兵水师,创造了中国古代海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战强的光辉战例;清末民初著名武师杨士文,曾在南京全国国术会考擂台赛上荣获甲等奖,并创办了菏泽第一个国术馆——曹州国术馆。

  在牡丹区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唐末黄巢在此揭竿而起,聚众反唐,纵横天下十二年,直接打击了唐政府的腐朽统治;清同治四年,捻军在葭密之战中大败清军主力,擒斩清钦差大臣、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

  抗日战争时期,牡丹区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境内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先后开辟了大片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南华、菏泽、临泽等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涌现了姜玉贞、萧之楚、赵登禹等著名抗日将领和杨履谦、田位东、何健之等大批革命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杨得志、崔田民等也曾在这一带战斗、工作和生活过。

  许多外地历史名人,也在牡丹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南北朝著名文学家邢邵,北齐时曾任西兖州刺史,任内“桴鼓不鸣,吏人奸伏……吏民为立生祠”;北宋史学家刘攽,宋神宗时曾任曹州知州,“推恩布惠,治尚清平……民慕之如父母”;明代范希正任曹州知州期间,治教休明,体恤百姓,开一带风气之先;清末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此躬身治河,创修官堤,李村镇兰口村现存障东堤修筑纪念碑;1938年5月,国民党军23师师长李必蕃将军在菏泽抗击日寇,力战不屈,以身殉国……他们为牡丹区所做的牺牲和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部《牡丹区通史》就是为了我们进一步了解牡丹区历史,了解历代先贤和当代楷模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县域新闻·广告
   第05版:新闻·文化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
曹县公交开启“任意坐”模式
曹县积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图片新闻
县人民医院成功对接“山东医健通”
《牡丹区通史》序言
丁宝桢与新筑障东堤碑
图片新闻
东明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