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仵楼镇“渔光互补”推动绿色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郑和升 李英华 记者 臧宾)上面是一望无际的光伏矩阵,下面是水光潋滟的万顷碧波……日前,记者在曹县仵楼镇采访,这种上可发电、下能养鱼的“渔光互补”养殖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曹县盈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仵楼镇南园村黄河故道滩区,是县水产中心和仵楼镇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水产养殖企业。目前,合作社承租了600亩光伏阵列下的鱼塘,利用“渔光互补”模式专一养殖小龙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这里的水源引自黄河故道,水质清新无污染,浮游生物、水草等饵料丰富,非常适合虾蟹的生长。”据合作社总经理张杰介绍,因为出产的小龙虾品质较好,现在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斤30元,客户都是自己到塘边提货,小龙虾刚打捞上来就被一抢而光。

  来自山东泰安的张杰之所以选择到这里创业,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水质好,适合养殖,而鱼塘的租金又非常低,同时还可以利用光伏阵列调节养殖环境,减少单位水面光照量,降低水面温度,大幅提高单位鱼塘产量。“按照亩产出最低200公斤计算,扣除成本,亩效益可达6000元以上。”谈及未来发展,张杰对“渔光互补”养殖小龙虾充满信心。

  仵楼镇地处曹县东南,位于原黄河故道库区,境内有大量滩涂地,土地贫瘠。仵楼镇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在盐碱滩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并因地制宜引入黄河水源,把光伏电站下的万亩荒滩变成了成方连片的鱼塘。目前,在盈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仵楼镇“渔光互补”养殖面积现已扩大到3000余亩。昔日滩涂地,今成聚宝盆。

  “‘渔光互补’养殖模式真正做到了土地资源的立体复用,大幅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价值输出,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互融互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多赢的局面。”据仵楼镇镇长刘建伟介绍,下一步,该镇将立足黄河故道优势,在“渔光互补”养殖区修建绿道,与周边湿地、藕塘等旅游资源连接起来,借助黄河故道游览区,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同时,继续扩大1.5万亩黄桃种植园区规模,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大力发展规模种植、特色种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昔日盐碱滩 今成聚宝盆~~~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楼市·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打造“畅、安、洁、绿、美”的公路环境
郓城县规范行使税收代位权首告成功
仵楼镇“渔光互补”推动绿色发展
曹县“全员聘任”落实县管校聘改革
图片新闻
凤凰镇:以作风建设促廉政建设
鄄城县爱心志愿者诊疗服务村民
创业成功不忘回报社会 捐献路灯照亮乡间小路
定陶区滨河街道前杨楼村评选道德模范
返乡创业圆了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