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让她“脱胎换骨”
王巧灵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搞过养殖、外出打过工。曾经饱尝过养殖失败的痛苦,也感受过外出挣钱的心酸和无奈。
2014年,王巧灵参加了济宁农广校新职业农民培训学习,那次学习经历彻底改变了她。
王巧灵说:“在没上课前,老师问大家为什么而来?那么多人都没有回答,我站起来说了一句‘为带动地方经济而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培训期间,她学习了很多新知识,开阔了眼界,真正实现了“脱胎换骨”。
回来后,王巧灵回答老师的那句话就一直在她的脑子里回响。“大话说下了,不能光说不干”。 王巧灵告诉记者,她产生了创办合作社的想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4年她注册了鄄城县长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创业路上愈挫愈勇
2014年王巧灵通过土地流转200亩种植了葡萄,正当她憧憬着来年葡萄丰收的时候,2015年的一场大风雪把她的“丰收梦”摧残得体无完肤。“大棚被压塌了,葡萄大面积冻死,损失20多万元,本想着可以见效益了,结果一下子全完了。”王巧灵现在回忆起来仍流露出太多无奈。
挫折接踵而来,2016年的一场大风让王巧灵至今还心有余悸。“刚刚建好了一个棚,被大风整个掀翻了。大棚毁了,材料费、人工费又损失了几万元。”
2017年终于盼来了葡萄结果,可是命运又给王巧灵开了个黑色幽默。由于人员的操作不当,致使葡萄的外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王巧灵把所有的葡萄都免费送给了村里的人。
“我不能倒下,我身后这么多人跟着,如果我放弃了,他们也没什么希望了。”创业之路从来不是平坦大道,王巧灵愈挫愈勇。
凤凰涅槃 化茧成蝶
“现在已流转当地农户1000多亩土地,每天有近300人在劳动。” 王巧灵说。随着种植规模的越来越大,她成立了山东十品农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种植的农产品申请了商标和无公害种植证书,与潍坊、莱芜、青岛等地客商签订了长期订单合同,她的农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
2017年通过考察,王巧灵开始种植“黑果花楸”。据她介绍,黑果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果实及其提取物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果实还可用于加工果汁、果酒、果酱、罐头、果脯等食品和饮料。
“我国有30%的人口患有高血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该树种的果实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王巧灵又有了新的打算,等她种植的黑果花楸达到一定的产量,她想开一个黑果花楸深加工的厂子,形成产业链条,这样会有更高的收益。
王巧灵边摸索前进,边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她经常到各地培训学习,她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给自己补充农业科学知识。
“以前光知道种地,却不懂科学。现在好了,有很多老师在指导我、帮助我,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王巧灵侃侃而谈。她已经凤凰涅槃、化茧成蝶,嬗变成了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
最后,王巧灵告诉记者,她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公司的办公室建到种植基地来。“我就想天天守着这片土地,这样心里踏实。”王巧灵说。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