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党(工)委书记
2017年度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按:2018年2月12日,11个县区和市国资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党(工)委负责同志就2017年度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进行了述职。现将各县区和市国资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党(工)委书记2017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摘要公布,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一、牡丹区委书记张福龙

  (一)狠抓党建责任落实。与33个党(工)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年主持召开9次常委会、3次党建领导小组会研究党建工作,15次到党建联系点调研座谈,组织开展了农村、机关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带头宣讲十九大精神,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4次。推进党务人才库建设,储备人才512名,推荐203名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与19个镇街签订责任书,严格换届程序和纪律,目前已完成党组织换届579个,占比98%,村(居)委会换届514个,占比87%。对上年度孙爱军同志点评的5个问题和交办的4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现已全部完成整改落实。

  (二)狠抓过硬支部建设。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每季度进行1次督查,约谈、通报13个党组织;严格落实“7+1”主题党日,规范重温入党誓词、按月缴纳党费等7项规定动作。严格党员发展管理,对3100余名村干部和1.8万名党员集中轮训一遍;建立流动党组织10个,引导782名外出党员服务家乡发展。村干部报酬、离任村干部补贴和运转经费按要求落实到位;投入资金2800万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100个。新选派70名第一书记、101个扶贫工作队,调整591个“双联双创”工作组,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设大棚900个,发展农业项目513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119个。

  (三)狠抓各领域党建。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成立社区网格党支部81个,全面实施社区“3+4”党建服务模式。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打造了天华电商产业园、枫叶正红等党建示范点。建立“云党建”服务平台,推进“灯塔—党建在线”和腾讯“为村”平台建设。推行镇、村干部“1+1”坐班服务,创新开展党员“三亮”“三感三为”等活动。高度重视建国前老党员工作,对老党员实行集中供养,编辑出版《信仰的力量》一书。强化人才工作,设立200万元专项经费,成立北京人才工作站,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7名。

  二、定陶区委书记聂元科

  (一)强化政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对孙爱军同志点评和交办的6个问题,逐项剖析找准症结,分别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推进措施,现已全部整改到位。2017年,主持召开6次区委常委会、3次党建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指导确定19项88条党建具体任务。区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7次,专家辅导9次。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带头开展第一讲,带动集中宣讲500多场,举办培训班182场次,受教育党员4.7万人次。带头落实“七个一”联系点制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2次参加所在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5次到联系点专题调研。

  (二)树牢服务理念,办好民生实事。巩固扶贫大棚分红收益,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增加收入3635.3万元,村均9.9万元,村级公益事业投入同比增加261万元。深化“双联双创”活动,每月4天常态化入村,党建脱贫捆绑推进,一年脱贫26050人。开展文体活动1200场次,文化下乡4670场次,央视7次专题报道。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14公里、农村电网691公里,铺设供水管网1160公里。城乡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调查均居全市第一。

  (三)持续转变作风,聚力新区建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转变”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加大“四风”纠治力度,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4起、处理56人。组织开展“爱我家乡、奉献定陶”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63名镇街和区直单位负责人在电视台公开承诺。建立115人定陶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新增省级高端人才18名,1人荣获全国农业劳模。

  (四)夯实基层基础,打造过硬支部。分7个领域,制定落实51项222条规范化建设标准。选派63名干部到153家“两新”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整顿转化19个后进村。投入资金1245万元,新建、扩建村级活动场所57个,修缮62个。下拨运转经费3456万元,村均9.4万元。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对11名建国前老党员集中供养,发放困难党员慰问金84.8万元。

  三、郓城县委书记刘文林

  (一)抓好整改提升。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薄弱问题,设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开展“双覆盖”“三新发展”等活动,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90个。针对部分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新建改建活动场所262个,选配750名“双高双强”能人进入村级班子,对全县690名村支书轮训2遍,组织110名优秀村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整顿转化6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针对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问题,筹措资金1500万元,帮助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5.1%。

  (二)夯实主体责任。坚持知责明责。带头联系7个基层党组织,建立县级干部联系点161个,与全县23个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签订党建责任状。坚持履责尽责。每月到联系点调研2次;召开2次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观摩会,促进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坚持考责问责。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问责3名党建工作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

  (三)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用心学。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做“十九大”专题辅导2次,开设“乡村大讲堂”等讲学平台1531个。坚持全力做。开展争创“五个先锋”活动,先后派驻60名后备干部、62名第一书记、575个联创工作组共6500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层第一线。

  (四)注重创新突破。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开设《郓城大地党旗红》栏目25期,“郓城党建”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3万余人,690个村“为村”党建平台全覆盖。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新阵地。投资1.17亿元新建全市规模最大的县级党校,春节后投入使用;打造党建一条街、文化广场、文化长廊,让群众在健身休闲的同时,长知识、受教育;建立“郓城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纪念馆,率先成立驻京流动党员党委和4个党支部。打造人才创业新高地。建立返乡创业服务站18处,实施“双培养”工程,成立院士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31人,落实奖补资金70万元。

  四、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国珍

  (一)培元固本抓党建。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县级干部联系点制度,先后主持召开党工委委员会议6次、党建领导小组会议4次,先后到社区、企业、学校调研60余次,2016年述职评议查摆的5个方面的问题、孙爱军同志点评的4个方面的问题、党建交办单4项重点工作、市委巡视组反馈的5个方面的问题,已整改到位。

  (二)突出重点抓党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分13个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一是创新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模式。高标准建设了“党性体检中心”,对党员分批次进行党性体检。二是城市社区“大党委”有序推进。构建“开发区‘两新’组织办公室—街道综合党委—城市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四级组织架构,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区域化党建格局。三是抓党建促脱贫成效明显。分类施策,建立扶贫车间49个,6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1847人成功脱贫,完成率115%。

  (三)夯实根基抓党建。一是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全年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685万元,支部书记平均报酬2.9万元/年;筹集资金970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5个。举办培训班13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建立流动党支部5个;党支部换届全部完成,居委会换届完成70%。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观光经济,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38个,3-10万元的66个。二是着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实行区域化管理模式,联合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党建云平台,服务党员群众1.5万人次;抓人才引进,成立院士工作站4家,目前合作的院士9人、国家人才计划专家7人、泰山学者9人。

  五、巨野县委书记王昌华

  (一)主动谋划,压实责任。全年主持召开12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带头将县委常委所在的党支部打造成过硬支部,到联系的7个基层党组织实地调研15次。签发基层党建工作任务交办单30份,开展了党(工)委书记半年述职。

  (二)加强党建,引领脱贫。一是深化“双联双创”活动。全县634个“双联双创”工作组累计为联创村硬化道路438.2公里,引进致富项目198个。二是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的督导组,编印指导手册,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信访渠道,换届平稳有序。三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从县管党费中拿出100万元,提升村级场所73个,设立了困难党员救助基金。  

  (三)强化教育,严格管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5个长效机制,县镇两级查摆并整改问题1050个。利用主题党日,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主题活动。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党员积分动态管理,成立了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实现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覆盖。

  (四)认真整改,力促提升。针对上年度点评的问题,逐项抓好落实。一是保障村级运转经费。实行封闭运行,村均9.1万元,按月打卡发放在职和离任村干部报酬。二是强化“两新”组织党建。成立了县“两新”组织党工委,落实工作经费47.2万元,择优选派73人担任党建指导员。三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开展社村共建等方式,全县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83个,占比76.2%。

  (五)注重创新,打造亮点。搭建巨野“智慧党建”服务平台,平台具有扁平化管理、交互式教育、一站式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提升了基层党建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投入人才资金6809万元,同比增长18.26%,设立2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经费。

  六、东明县委书记魏琳

  (一)强化基层党建主责意识。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头宣讲十九大精神,提高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责任意识。主持召开常委会8次、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4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抓好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定期听取常委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汇报,督促“一岗双责”落实到位。

  (二)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对上次述职点评提出的问题和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深刻反思并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为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组织部新选调9名年轻干部,在街道设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在15个乡镇设立了85个工作片区临时党总支。制定并坚持了党建任务交办单和提醒制度。

  (三)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把“双联双创”作为机关党建和农村党建的桥梁和纽带,先后组织开展了“助麦收、防火灾”活动月、“送衣送被、情暖万家”等多项活动。在滩区迁建工作中,注重发挥县委的决策统领、乡镇党委的指挥中枢、临时党总支的前沿协调、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了滩区迁建顺利推进。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了党建的引领作用。

  (四)加大基层党建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投资200余万元,创建了“东明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创新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标准,今年新建三层楼房19处,将一层出租给卫生室或超市,增加村集体收入。印制“农村党员风采谱”挂历2万份,送到每一名农村党员家中,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

  (五)稳妥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带头到联系镇村调研指导,每周听取换届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严格程序、试点先行、先易后难、重点攻坚”的方法,目前全县406个村(社区)完成党支部换届404个,完成村委会换届384个。

  七、单县县委书记穆杰

  (一)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5次党建领导小组会、6次县委常委会、2次党建座谈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为全县科级干部、在京流动党员和县一中师生上党课4次;与党(工)委书记签订党建责任书,落实党建任务交办单制度,指导22个党(工)委书记全部完成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深入45个村调研指导党建工作,约谈5个乡镇和6个县直单位一把手,逐级传导压力,落实责任。针对上年度孙书记点评及交办单指出的6条问题,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每季度调度整改情况,党的组织生活不严格、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好、部分党支部书记守摊思想严重、非法宗教治理打击不够等整改任务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着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一是抓实村“两委”换届,坚持每天调度进展情况,对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目前已基本完成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08人,80%以上的村有40岁以下的干部。二是健全激励政策,主持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村干部待遇和运转经费拨付事宜。2017年共拨付运转经费5970万元,村均11.89万元,落实7个城市社区为民服务经费138万元。三是加大场所建设力度,投入1650万元,新建标准活动场所55个,实现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

  (三)注重党建工作创新。安排22万元支持“两新”组织党建,打造了希望学校、朱氏药业等11个党建示范点,希望学校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直接联系。深化O2O为民服务,关注人数突破38万人,办实事达到2.83万件,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党员“三不”纯洁活动、“四个一”先锋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富有成效。督促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0个,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作十九大精神宣传展板1210幅,建设党建主题公园2处、红色教育基地4处,确保学习教育效果。针对省委刘书记调研指示精神,迅速开展“转作风、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全方位整改落实。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人才计划专家6人,让人才智慧在单县激荡迸发。

  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

  (一)自觉履行第一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持召开6次基层党建专题会,县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所有常委带头到基层党建联系点上党课,帮助党员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深化拓展“双联双创”活动,创新开展“双亮双强”活动,研究制定“过硬党支部10有标准、合格党员20条标准”,主导创新“4+X”党员活动日制度,拓展了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党员的方式。向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签办交办单23件,约谈3个乡镇、6个县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整改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通报批评4个单位,组织处理、纪律处分8人。

  (二)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以“创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镇”为突破项目,乡镇(街道)及所属党组织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投入1260万元新建楼房村级活动场所73个,全县达到346个占91%,6个乡镇的村级活动场所实现了楼房化。全县建设扶贫车间545个,每村安装光伏发电,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308个,占79.2%。投入110万元,升级“智慧党建”平台,对接灯塔党建在线,融入腾讯“为村”功能,提升了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到北京调研流动党组织2次,推动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引进高层次人才21人,全市科技副职资源共享行动现场会在鄄城召开。

  (三)瞄准靶心抓整改。针对孙爱军同志点评的“乡镇党委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基层党组织活动不规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偏低”等问题,研究制定《乡镇(街道)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每年组织两次评比排名,取消成绩靠后的党(工)委书记年度优秀资格;研究出台党费收缴、党小组划分、按期换届、党员活动日等意见,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2017年列支村级运转经费3465万元,村均9.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报酬每月1750元,离任村干部报酬每月120元、180元。

  九、曹县县委书记张乾山

  (一)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6次,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文件28个。深入全县27个乡镇街道、187个村(社区)、65家企业和7个基层党建联系点,实地调研基层党建工作。签署抓基层党建任务交办单28件,督促39名党(工)委书记制定并完成抓党建突破项目39个,2名乡镇党委书记因工作落实不力被约谈。主持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10次。

  (二)聚焦短板抓提升。对孙爱军同志在2016年度述职点评和交办的5个方面13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针对“两新”组织党建薄弱问题,拨付党建经费34.4万元,成立了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实现了“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坚持实行党员发展预审制,新发展农村党员255名,45岁以下党员占61%;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明责任、践承诺”活动,悬挂“党员家庭”标识牌,强化党员责任意识。针对村级活动场所标准低、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的问题,拨付2500万元,新建场所163处,全县807处场所全部实现规范化;整治100个后进村班子,调整9名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实施14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70个,占95.4%。

  (三)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在脱贫攻坚中,全县163个省级贫困重点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其余644个村全部派驻“双联双创”工作组。建设扶贫车间942个,5.5万人实现脱贫,完成年度脱贫计划。调整合并村居规模,将1177个行政村居合并为807个。在基层保障上,全年拨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7400余万元,村均9.03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年人均报酬2.12万元,达到了规定标准。着重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村委会换届正按程序进行。在北京、上海建立了1个流动党员党委和5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不断强化流动党员管理。通过“人才+项目”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创建省级人才工程3项,举办了首届博士论坛。

  十、成武县委书记崔学民

  (一)抓导向促规范。带头落实第一责任,围绕去年点评和基层党建交办单问题,确立“伯乐故里,重在赛马”的实干导向,7个方面的问题均得到解决。把2017年确立为基层党建规范年,先后主持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4次深改会、7次基层党建专题会,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意见》等17个基层党建文件,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新建改建高标准场所59处,每月10日坚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行基层党员五星级评定,先后召开3次现场会,激发了基层活力;加强非公企业和流动党员管理,先后成立了4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党员管理取得新突破。

  (二)抓重点促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效提升了党员政治思想素养。坚持把提升组织力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470个党支部、421个村(居)委会顺利完成换届。以“双联双创”活动为载体,全县478个工作组、89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一线,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以村级“三资”清理为切入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万元,其中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6%。村均组织运转经费达到9万元,城市社区为民服务经费按10万元拨付到位,村干部报酬全部按标准打卡发放,投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21.3万元,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3人,备案3个院士工作站。

  (三)抓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攻坚精准扶贫、棚改拆迁、土地流转等重点工作,流转土地12000亩,建设4个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带动脱贫3万余人;老城区棚改整体拆迁25378户。隆重举行3次大会,对62名村“两委”干部和基层党员进行表扬,弘扬了正能量,提升了精气神。

  十一、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郭保存

  (一)聚焦主业担主责。研究制定抓基层党建3个清单、35条任务,圆满完成了非公企业党建示范带动工程;主持召开党建专题会3次,听取党建汇报3次、研究解决问题7个;指导建立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带头联系基层党组织10个,深入基层调研13次。组建驻京流动党员党组织3个,选派企业党建指导员55名,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15家。

  (二)聚焦学习抓规范。成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共带头讲党课16次、宣讲13次。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各类主题活动8次。指导建立健全星级党组织、主题党日等9项教育管理制度,“灯塔-党建在线”“山东e支部”开通率和党员注册率100%。

  (三)聚焦基层强基础。成立了村“两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与镇街党(工)委书记签订责任书,指导制定相关文件12个。带头包保重点村、难点村3个,选派驻村指导员66名,排查矛盾问题33个,制定整改措施102项,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4个,村党支部换届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基本完成。区财政列支基层党建经费550余万元,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及时落实。

  (四)聚焦民生促发展。从区直部门选派第一书记16名、派驻扶贫工作队16支,发展致富项目32个、盘活闲置资源11处,新增村集体收入21.35万元,过3万元的村达到71.2%。建设党群服务站3个,提升村级活动场所13个。指导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20人,其中“人才计划”专家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博士以上人才13人。

  十二、市政府副市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曹升灵

  (一)认真落实党建第一责任。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牢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调度、同督导,切实把基层党建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年来,9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制定4个国有企业党建文件,开展实地调研5次,讲廉政党课2次,廉政谈话16人次。带头联系山东华瑞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年初与市管国有企业党委书记签定《党风廉政责任书》。积极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督导完成149个党支部开通“e”支部, 6025名党员注册灯塔党建系统。督导5家党委按期进行换届。严格落实党费收缴和使用管理工作,收补缴党费62.75万元,并按时足额上缴。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双联双创”活动,带领企业开展扶贫攻坚,协调捐赠扶贫资金155万元。

  (二)聚力党建促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国企党建会议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积极研究制定7个国企党建配套文件。指导企业修订“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厘清权责边界,保障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重大决策前置程序。持续深入推进“四个同步”,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设立专职副书记,全部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实现了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改革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至2017年末,10户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52.96亿元,营业收入113.49亿元,上缴税费6.43亿元。

  (三)聚焦问题抓整改。围绕筑牢根基、建设过硬支部,针对孙爱军同志年初对市国资委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点评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逐条分析,认真落实,签定交办单5件,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问题19条,着力强基固本补短板。年初与市管国有企业党委书记签定《党风廉政责任书》;全年召开2次党建工作分析会议制度;坚持企业党组织向市国资委党委报告年度党建工作制度;坚持企业党建工作督查机制和培训制度,帮助企业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党务工作能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十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张耀忠

  (一)传导压实责任。主持制定2017年机关党的工作要点,7次召开工委全委会专题研究机关党建重点工作。深入市直和县区开展10多次党建专题调研,指导推动市直部门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通过列席部门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政治生活,督查基层党组织党建落实情况、过硬支部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实现对部门单位督导全覆盖。全面推行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

  (二)筑牢基层基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加强机关党建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圆满完成党组织关系清查、党费清理收缴、党组织换届、党组织生活规范等党建工作七项重点任务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印发市直机关党员发展、基层党组织换届和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三个规范性文件,提前下发《基层党组织换届改选通知单》,编印《菏泽市直机关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手册》,共指导9个机关党委、6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完成换届,新发展80名党员、43名预备党员转正,共收缴补交党费118万余元。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把市委常委所在支部建设成示范支部的通知》,发挥市委常委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关键少数”作用。孙爱军同志带头多次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示范,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强化执纪问责。成立菏泽首支市直机关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聘请38名市直机关基层一线党代表作为市直机关党风政风监督员。加大对市直机关党员干部问责和纪律审查力度。共查处违纪党员14人,开除党籍4人,党内严重警告4人,党内警告6人。

  (四)主动融入大局。提升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办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举办市直机关庆祝建党96周年“中国梦·党在心中”宣讲比赛和“喜迎十九大·党在心中”歌咏比赛,开展“我为创城添把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创城。紧跟市委部署,持续推进双联双创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协调资金63.5万元,帮助联创村建设党建阵地,修建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全力做好省直机关“双联共建”活动的筹备和后续保障工作,12个省直部门对口帮扶我市12个贫困村,现已有6个村确定投入资金共计490万元,其余6个村正在协商中。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楼市家居·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党(工)委书记 2017年度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