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冬腊月采藕忙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又是一年采藕季。正值寒冬,荷叶败落,一片凋零,但是莲藕却完好地保存在泥水里。

  2月4日上午,寒风刺骨,记者前往郓城县水堡乡水堡村。水堡村31岁的藕农吴常周与十几位农户正在藕塘里劳作,他们大半身泡在冰水里,在泥塘沼泽里刨冰挖藕,看得出拔脚都很费力。随着一支支莲藕被捞出水面,丰收的喜悦冲走了他们的疲劳。

  “我今年种了80亩藕,亩产优质藕6000多斤。这种藕是水果藕,洗干净可以直接吃,生吃清脆,炒着吃非常面。现在我们每天都在采挖。”吴常周笑呵呵地说,他之前一直在外务工,去年经过多方考察,回老家承包了80亩地种藕,总产量达到60多万斤。

  莲藕喜获丰收,吴常周并没有高兴太久:“今年价格偏低,前一段时间客户没来拉货,现在我总共才卖了20来亩,多亏了黄洪磊大哥帮我在村淘上卖。”

  黄洪磊是侯咽集镇刘楼村“村小二”,2015年11月他开通了村淘账号,除了帮村民网购外,他力推当地农特产品上行。附近村里的莲藕大丰收,黄洪磊带着样品四处跑市场,由于今年市场行情总体低迷,他深深感受到了传统卖藕的不易和藕农的艰辛。

  当天下午,记者在郓城县另一莲藕种植基地——张鲁集镇西宋庄村,看到了一派发货的忙碌景象。正在指挥装货的郓城电商带头人曾华兴指着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莲藕说:“我们的产品按照1箱10斤的标准,配有包装膜,力争把破损率降到最低,无论是质量还是重量,都确保让客户满意。”

  这些天,曾华兴一直在和藕农、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打交道。当得知郓城莲藕大丰收,一直做产品上行的曾华兴坐不住了,他和张鲁集乡西宋庄村“第一书记”王景生取得联系后,多方奔走,先后帮助藕农在线上销售莲藕16万多斤,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据了解,郓城县张鲁集、侯咽集、水堡3个乡镇莲藕种植面积400多亩,每亩产优质莲藕约6000斤。“我们的藕整个生长期不施用任何农药化肥,所需养料全是生态有机肥,比如棉饼、发酵鸡粪,是国家认证的无公害产品。”藕农宋本成耐心地介绍说。

  为了帮助藕农快速消化莲藕、提高效益,郓城县商务局与海尔旗下日日顺健康平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取得了联系,建立了“郓城莲藕农特上行群”,政企联手,在电商平台上大力推广莲藕。

  目前,郓城莲藕正搭乘电商快车,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郓城县落实“千县万村”计划、累计培训3.2万电商人才的重大举措。

  如今,互联网的新基因在郓城广大乡村扎根破土、茁壮成长。“农产品上行关系农民致富、乡村振兴,我们在提高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同时,实行全网、多屏、跨平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将当地丰富的农特产品卖出去,提升县域经济,带动百姓闯出一条新路子。”郓城县分管电商的副县长王明华告诉记者说。 

  记者  訾本红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郓城电商平台助力240万斤莲藕销售小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财经·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从“领先一步”到“技高一筹”
我市涌现亿级销售电商和互联网+企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隆冬腊月采藕忙
资本下乡,如何安农富农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