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桥张庄的泥鳅
  1月24日,是农历腊八节。农村有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日,我们来到巨野县柳林镇桥张庄村寻访一种舌尖上的美味——泥鳅。春节前这段时间,桥张庄村养殖的泥鳅将紧赶着捕捞上市。

  冬日的阳光下,桥张庄村北洙水河畔,14座坑塘东西一字排开,其中三个坑塘里的平静水面下,潜在水底的就是健康美味——泥鳅。

  村委会主任张孔桥介绍,2015年在市水利局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在河道一侧挖了这14座坑塘,共有40亩,除了三座坑塘养泥鳅,里面还养着鲤鱼、鲢鱼等。2015年下半年,原本一直在外打工的村民张继平,看到村里开始发展水产养殖,就远赴江苏学习水产养殖技术,并在当年承包了村里的三个池塘。

  40多岁的张继平,早年在外打工,见多识广,憨厚中透着精明。他通过多方考察,瞅准了泥鳅养殖这一前景看好的行业,并着手引进了水产市场上抢手的泥鳅新品种——台湾泥鳅。张继平说,台湾泥鳅与本地泥鳅有显著不同,生长速度快,个头大,病害少,且能高密度养殖的特点,经济效益较本地泥鳅更为丰厚。 

  张继平说,一个坑塘能放养10万尾台鳅,收获7000斤没问题。这种泥鳅肉质细嫩鲜美,刚投放市场就成了各大酒店的抢手货,每市斤泥鳅出售价格可达18元。“现在,人们都讲究吃得健康,这几天订购电话应接不暇,春节前这段时间台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张继平告诉记者。

  桥张庄村位于巨野县与牡丹区交界处,因毗邻洙水河一座大桥而得名,地处偏僻,村里除了种植业,一直没有其它门路。就如同一语点醒梦中人,这14座收入不菲的水产养殖坑塘,激起了大伙建设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激情。不少村民跃跃欲试,想跟着张继平养泥鳅。

  村委会主任张孔桥说了今后的打算:好好收拾收拾坑塘周边,先开辟几条小径,搞点绿化,有条件的话再建几个小亭子,以此打造个供人们垂钓休憩的小景点。这样,村里就增添了人气,还计划开个泥鳅馆,大家来村里,不光能玩好,还能吃上新鲜的泥鳅宴。

  同行的镇干部表示,镇里将在村庄规划和绿化苗木上提供支持,帮助桥张庄村发展观光型水产养殖业。听镇干部这样说,张孔桥咧开嘴笑了。

  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财经·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积极建言献策
辛苦我一人 幸福千万家
切实保障群众节日食品安全
成武县将“农机年货”送一线
图片新闻
持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王卫东会见香港驻山东联络处主任王诺君
桥张庄的泥鳅
我市开展向环卫职工送温暖活动
杨有华的“舌尖经济”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