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大寒,大寒时节天气依然寒冷,是最佳的温补时节,饮食上多食辛温的食物可防风御寒,此时艾灸也能很好地祛风散寒,令人体气血畅通,提高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张玉霞告诉记者,大寒艾灸与小寒艾灸基本一样,同样应本着“冬暖脊背、夏暖肚”的大原则,可在诸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上任何具有滋补作用的穴位施灸,最常用的就是督脉大排灸。任脉上艾灸的主要穴位有:神阙、关元、膻中。
督脉为阳脉之海,灸之可温肾助阳,有温阳益气、散寒止泻之功。肚脐为治疗腹泻的要穴,另有天枢止泻,气海补气,建里固护卫气,共奏温阳益气、散寒止泻之功。脐通百脉,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持续温灸关元穴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任脉之气在膻中穴吸热胀散,灸之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