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万清介绍,当布氏菌侵入动物的机体后,首先在动物体内迅速而大量地繁殖,在繁殖过程中细菌毒力得以恢复或增强,患病动物随即出现症状。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牛和猪。患病的家畜,可通过流产物、乳汁、粪、尿、精液等多种途径排出布氏菌,肉、内脏和皮毛等也经常染有布氏菌。因此,凡是与患病的家畜、畜产品及其原料相接触,而未采取任何必要的防护或消毒隔离措施者,就很有可能感染布病。
人患布病后,许多组织和脏器都能发生病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所以说布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布病最常见的症状有:1、发烧。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首先表现为体温升高——发烧。布病的发烧有的表现为高烧,体温可高达39℃—41℃,没有固定的热型;也有的病人出现波浪状热型,即体温升高后,持续一定时间,然后逐渐降至正常,隔一段时间又上升,如此反复,所以该病也有“波浪热”之称。2、多汗。布病患者发烧时,多伴有大汗淋漓,病人衣裤湿透,全身无力以至于虚脱;有的患者平时虽体温不高,但却容易出汗。3、关节疼痛。特别是慢性期布病患者,常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而且呈对称性发作;劳累和受凉后加重,严重时关节畸型、活动受限、行动困难。4、疲乏无力。绝大多数的布病患者都有倦怠无力的感觉,甚至不能参加正常劳动。外观上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病,甚至被误认为是“装病”,所以群众常把这种病叫做“懒汉病”。此外,有的人得了布病,肝脾和淋巴结会肿大、男性患者还可能发生一侧睾丸肿大并伴有疼痛等症状。一旦得了布病,就应该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进行规范、彻底地治疗,坚持按疗程足量用药,以防因不规范治疗而慢性化。
布氏菌是由病畜排出体外后,借助各种传播因子,经过口腔、皮肤、粘膜或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和家畜体内,使之发病。接羔助产人员,畜牧兽医和屠宰人员,皮毛、肠衣、乳制品加工人员,在工作时要戴好防护口罩、帽子和手套,穿好工作服。工作中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工作服等物品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不许穿工作服离开工作场地,更不应将其拿回家中。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技术可供推广使用的人用布病疫苗,切断布氏菌的传播途径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为了预防布病,除淘汰和管理好病畜外,在接触家畜、畜产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市民在购买肉制品时要去正规的商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饮食安全意识。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