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市场准入关口,退回、并责令企业补正审批材料1400余件,15家企业被终止生产许可。坚持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部门监管机制建设、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三建”同重。79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授权人制度;35家药品生产企业全部落实质量公开承诺和内部“吹哨人”制度、产品全部实现100%赋码生产。全项目检查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家,限期整改不符合项目67个;跟踪检查GMP 、GSP实施企业1206家,责令停产整顿药品生产企业3家,收回、撤销药品GMP证书3个、药品GSP证书67个。出台网络食品经营管理规定、夜市食品摊点管理办法等加强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13项制度,扎实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食品流通“一票通”推广、保化品“六化”监管和企业良好行为规范实施等重点工作。
制定企业风险、监管责任“两清单”,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635家食品药品生产企业、6313家餐饮单位根据风险等级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执法人员、抽查对象“两库”,拉清抽查事项、公开信息“两清单”,制定随机抽查、动态管理、结果使用“三机制”,“双随机抽查”、飞行检查企业575家,责令停产整顿生产企业7家、经营企业67家,集中约谈368家,6家企业主动申请注销许可,18家网上餐饮经营者主动下线。市区126家羊肉汤馆公开食品安全承诺,首批30家学校食堂加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持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清源”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相继启动医疗器械2016行动、药品质量提升年和羊肉及其制品等22项专项整治,全市检查食品药品企业58600余家次,完成监督抽检13960批次,责令整改25174家,行政警告4823家,查处案件8290起,移交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人,刑事立案5人,拘留1人、批捕2人,打掉制假窝点6处,取缔无证经营户183家,没收违法所得141万余元,净化了食品药品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