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花牡丹魂》序
  有关词典解释文化即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及科学等。”文化其重要意义在于,她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其中颇具浓厚传统文化基础、赋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花卉文化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多姿多彩,牡丹文化便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一朵奇葩。

  牡丹无论在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上都堪称中国传统名花之首。牡丹家族9个野生种全部原产中国,栽培品种1300余个,占世界牡丹品种总数的二分之一,种植面积数百万亩,是世界牡丹的起源、演化、分布与栽培中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牡丹资源大国。早在8世纪就已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大陆。当今约有20多个国家都有牡丹的种植或再传播。不过这些洋牡丹品种都流淌有中国牡丹的血液,这真是应验了晚清丘逢甲当年的预料“从此全球做香国,五洲花拜一王尊”。中国对世界牡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牡丹在国内,当前除海南省外,全国大江南北与东西都有牡丹的种植与应用,牡丹早已是名传千代、香染千古、家喻户晓的花中之王。自古至今,国人始终尊崇牡丹、钟爱牡丹,因为她不仅花朵端庄丰姿,花色艳丽夺目,花型奇异多变,就连那斑驳的老枝干和树皮也苍劲有力或曲或直,尽显画意,并坚强地扶持着硕大浓艳的花朵,在翠绿的叶丛下,彰显勃勃生机,给人以自信与希望。国人钟爱牡丹,更在于她那透过花容、花貌所展现出的雍容华贵的内在气质与神韵,彰显一派豪气与王者的风范。所以国人尊她为贵客、贵友、一品九命的吉祥花、富贵花。她长久地广泛地融入生活,融入文学艺术等领域,走进了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家和学者创作的主题和艺术形象。赞美她,借以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期盼国富民强的愿望与理想。

  牡丹早在唐代已尊崇为国花,明、清两代也明文定为国花。至今仍有匾额与国花台等遗存文物存在。1994年全国普选国花,牡丹又高票荣登榜首,成为准国花。虽然至今未经法律确认,但牡丹国花的地位早已牢牢扎根在国人心灵深处,成为国人心中永恒的记忆与骄傲,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豪迈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盛世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中国牡丹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赢得世人钟爱,应当感谢大自然对我国的恩泽,让我们拥有如此珍贵的物种,应当感谢历代花农花师培育出世界上最多最美的牡丹花,也应当感谢研究牡丹文化的学者、诗人、画家,是他们将牡丹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加以升华,给国人丰富的精神食粮,增进牡丹知识,陶冶了国人的情操。当今在牡丹文化研究方面,李保光先生当属第一人。因为他对牡丹文化的研究最系统、最全面,论著最多、影响也最广。特别是即将面世的新著《国花牡丹魂》撰写了牡丹数千年来推动我国牡丹发展的人和事。数以万计的历代花师、花农,以及历代以各种形式记载牡丹、歌颂牡丹、传播牡丹的文人志士等。全书26万余字,收录古今牡丹人物546人,大大超过以往所见牡丹人物志书,图文并茂,资料性、文学性、可读性均很强,是一本难得的牡丹文化全书。

  我认识李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拜读了他的《国花大典》《牡丹人物志》《曹州牡丹史话》《新编曹州牡丹谱》等著作。当时虽未曾谋面,但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感知李先生知识的渊博与深厚,文风的朴实,体现出先生的勤奋敬业、笔耕不辍、执着进取的精神。最近得知83岁高龄的老先生,仍为研究牡丹文化精心笔耕,即将出版又一巨著《国花牡丹魂》并托我写序,我深为先生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敬佩,故而乐于作序。表达对先生的崇敬。王莲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新闻·文化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曹县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从严治党向“末梢”延伸
零投入模式运作果皮箱
曹县法院首次在微博平台试行庭审视频直播
市县医院良性互动不搞“一阵风”
曹县审计局着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实效
刘邓大军七战鲁西南
《国花牡丹魂》序
《鄄城年鉴(二○一六)》出版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中文版出版
哈利·波特衍生片《神奇动物在哪里》北美票房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