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食品安全集中整治中,该县对食堂投资少、硬件条件不够、卫生设施简陋、食堂布局不合理、库房设计小、餐厅内外环境脏乱差的责令限期改造;对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及原料货架不够、无防蝇设施、食品原料无储备箱,以及索证索票把关不严、食品原料出入库不登记、没有健康证上岗等问题,依法查处,责令整改。
在集中整治后,对重点管理区域、重点学校食堂实施重点整治,组织公安、教育、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学校周边的摊贩、食品店进行依法治理和规范,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无证经营户47家,下达整改通知书76户,查获“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680箱。
为保证整治活动持久性,该县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制度。实行实名登记备案制度,对学校周边200米内的食品摊贩,以及达不到许可条件的食品店、餐饮店纳入监管范围,办理了健康证,帮助其规范提高,降低职业风险。截至6月底,为学校周边发放实名备案证118户。大力推行食品供应商备案和“一票通”监管举措。凡是没有使用“一票通”的供应商,小超市、食品店和学校食堂拒绝进货,食品安全渠道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定期组织学校周边的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小摊贩、食堂管理人员等开展食品安全培训,落实登记备案、安全承诺、索证索票、信息公示、检查记录等五项创新型监管措施。
除了制度保障,曹县还协调教育、城管、公安、乡镇多次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在学校醒目位置张贴《致学校师生和食品经营者的一封信》和《食品安全告知书》,公布了监管人员和投诉举报电话,并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专栏,及时跟踪报道治理情况。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全县学校发放食品普及资料12000份,张贴宣传画1000张。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学生家长等50余人作为义务监督员,征求意见建议,进行指导监督,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经一段时间整治,曹县学校食品安全已形成了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放宽审批不代表管理放松了,而是意味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比以前更重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曹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高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