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店村王保忠的老家中,见到了这位朴实的汉子,身高1.7米左右,身材精瘦,穿着打工的工作服,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他向记者娓娓道来他照顾年迈奶奶22年的感人故事。
早年丧双亲 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王保忠的母亲在25年前去世,身为长子长孙,他和父亲一起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妻子刘兆花也主动照顾年老的奶奶刘忠兰。他还有一个姑姑远嫁外地,因家事而自顾不暇,照顾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7年前,王保忠的父亲得癌症去世。王保忠有兄弟三个,二弟身体残疾,家庭困难,三弟长期在外地打工,不能经常顾家,照顾老人的重任基本落在王保忠的肩上。
多年来,他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奶奶刘忠兰,为老人提供舒适的衣食住行,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是让老人先尝先用,老人一年四季从未生过病,身体相对硬朗。
前几年,王保忠也会外出打工挣钱,由于老人身体行动能力渐渐衰弱,从2012年开始,他就再也不外出打工了,在镇上企业中找了份工作,他告诉记者:“我不想发生子欲孝而亲不在的事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可以快乐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奶奶不慎坠床 夫妻俩共同照顾
天有不测风云,王保忠的奶奶在去年12月份从床上摔了下来,赶紧送往医院就医,诊断为腿部骨裂导致瘫痪,医生说由于老人年龄太大,无法做手术,只能卧床静养。
住院期间,王保忠天天守在老人身边。他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了,给奶奶擦身体、喂奶奶吃东西、换尿布等,从未间断。
奶奶出院后,王保忠和刘兆花干脆搬回老房子与奶奶一起住,平时夫妻俩就睡在奶奶身边的旧床上。老人瘫痪后,大小便全在床上,再臭再脏王保忠和刘兆花从来没有嫌弃过,天天都要给她擦拭身体,隔三差五换洗床单,为了不让老人寂寞,每天不管多累都抽出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老人吃不了硬的食物,熬好粥汤、米糊、核桃粉等半流质的食物喂给奶奶吃。每天早晨或者傍晚,王保忠都会用轮椅推着老人在村中散步,让老人心情舒畅。
身教胜过言传 孩子跟他们学会照顾老人
“王保忠就是孝顺,在村里提起他的名字,无不竖起大拇指,王保忠的孝行在村里家喻户晓,经常在村里看到他推着老人散心,要好好宣扬这种孝老爱亲的行为,值得周围人好好学习,树立榜样。”邻居吴明芝向记者称赞道。
“小时候奶奶照顾我,现在她不能动弹了,我伺候她是理所当然的。”王保忠告诉记者,即便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家人都把照顾奶奶放在第一位。夫妻二人孝顺老人的行为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家里的孩子。爱心孝心一代代传递,现在,儿子也成家立业,儿子儿媳妇同样也对老人孝敬有加。“父母是我最好的榜样。”王保忠的儿子告诉记者,爸爸常对他说,孝道就是家里的传家宝。通讯员 袁祎娜 记者 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