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西城办事处背街小巷“变了样”
在牡丹区西城办事处辖区内的44条背街小巷,全部有了“巷长”,他们被赋予管理权限,对巷子内的卫生、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管理。“以前,有垃圾随意放在门口,也没觉得有啥,现在有了‘巷长’,都自觉地扔进垃圾桶里。”居民吴美荣说,自从有了“巷长”,周边居民们在处理生活垃圾上有了约束,巷子内的环境也有了明显好转。据了解,西城办事处要求社区转移工作布局,聚焦城市治理,拿出50%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街巷治理工作上,并开展综合治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绘制5000创城主题喷绘,在建筑工地围挡、健身文化广场、青年湖文化墙、各社区大街小巷设置巨幅海报,粉刷宣传画、宣传标语3万多,建成高标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2处,使创城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堪忧
路面变“泥潭” 居民出行难
7月18日上午,记者在解放大街南段牡丹区烟草专卖管理局北侧的一条背街小巷看到,由于北侧是一条河道,因此道路没有下水道排水系统,导致路面积水严重,泥泞不堪。一位骑电动车经过的居民,在湿滑的地面上左右摇摆,非常危险。“这条路由于没有硬化,每到下雨天就是这样,好多人都绕行其他路。”
与此同时,记者在长江路南平花园对面的程堤口社区内的背街小巷看到, 部分背街小巷属于砖铺地面,且由于年久失修,地面坑洼不平,洼地内积水严重。同样,在中华路曹州火锅城东侧背街小巷内,也存在低洼地有明显积水现象。
期盼
点亮背街小巷 照亮百姓家门
“我们希望巷子里也能安上路灯,这样晚上出去的时候,也能和主干道一样明亮起来。”家住中华路曹州火锅城东侧小巷内的王阿姨对记者说,小巷内没有路灯,晚上出去一片漆黑,有时候,她出去只能带手电筒。她盼望着,小巷内也能安装上和主干道一样的明亮灯光。王阿姨的期盼和我市城区部分背街小巷的居民的期盼一样。在记者的随机走访中,大部分背街小巷都能做到有路灯,但仍有部分小区存在着没有安装路灯或路灯损坏没有修复的情况。 文/图 记者 祝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