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华告诉记者,暴雨过后的卫生防疫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预防腹泻,把好“病从口入”关。一些卫生条件差的地方,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 使用自备水源的要对饮水进行消毒,要饮用煮开后的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食物要烧熟煮透,不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怪味的食品,不吃凉拌菜,不捕捉野生动物吃。食品和餐具加盖防蝇网罩,餐具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用前也要清洗。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不仅流入室内的污物要清理,还要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好环境污泥、垃圾、埋葬好死亡动物,从源头上肃清蚊蝇的滋生环境;同时,要有目标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并养成勤倒垃圾、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不在公众水源处大小便、游泳、洗浴、清洗、饲养动物。
预防虫媒传染病,消灭蚊蝇和老鼠。生活中要自觉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点蚊香或涂抹驱蚊水驱蚊;避免在草堆、草丛、灌丛和林间坐卧休息;如果坐卧,注意检查身体上有无虫子叮咬;避免睡地铺,以防湿寒之气伤害身体;注意检查有无跳蚤等叮咬害虫,及时做好杀灭工作;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尤其是洪灾期间人群较集中的地方。
预防中暑。三伏天气,酷暑难耐,要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室内空气对流;多喝水,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尽量避免在烈日下行走,备好防暑药物。
张秀华还特别提醒,夏季是痢疾、手足口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乙脑疾病的高发期,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高热、抽搐时,切不可大意,要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如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防疫部门,以便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散。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