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元宵节快到了,踌躇在超市堆满各色的汤圆的冷柜旁,我的心忽然充满了忧伤。我想起长眠在家乡那座小山上的父亲,想起他再也吃不到我给他买的汤圆了,不觉地潸然泪下。
父亲爱吃汤圆,我却是在成年之后才知道。但是父亲做的汤圆,却香甜了我的整个童年。小时候,因为母亲工作忙,不能按时上下班,父亲便包揽了给全家做饭的活儿。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日子虽清贫,但父亲却总能似巧妇般,为我们做出各种美味的饭菜。到了节日的时候,更是变着法儿让嘴谗的我们能够吃得高兴,吃得香甜。
记忆中的元宵节,给我们做香甜糯软的汤圆是父亲节日第一要事。一大早父亲就会起来,用早就准备好的新鲜的糯米粉掺杂开水揉成面团,再用炒熟碾碎的黑芝麻加上白糖搅透做成馅。有时候,父亲也会教我们把一个个掐好的小面团在手里搓圆,压成饼状,然后将芝麻馅放在中间,再用双手捏拢搓成圆。父亲告诉我们,捏口的时候一定要捏紧,不然煮的时候,里面的馅就会很容易流出来。我们笨手笨脚,怎么也做不好,反倒脸上身上到处都沾满了面粉。而经父亲灵巧麻利的手,一个个圆滚滚、香甜甜的汤圆便像变魔术似的蹦了出来。
做好了汤圆,父亲便把它们一个个放在竹匾子里,等着母亲下班回来。嘴谗的我心急火燎地不停地去大路旁张望,等到我开心地拉着母亲的手回到家中来,父亲已经把汤圆煮好了。满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甜香,谗得我直流口水。父亲这个时候总会先盛上一碗给奶奶,然后再给我们兄妹一人盛一碗,最后轮到他们的时候,通常都是所剩无几了。而在与母亲推让的过程中,总是听到父亲推辞着说他不喜欢吃,吃多了怪腻人的。
煮熟的汤圆晶莹剔透,裹在里面的芝麻馅依稀可见。用调羹把汤圆放进嘴里,香香的,甜甜的,轻轻地一咬,芝麻馅似溪水般流出来,那个酥软糯滑,堪比人间美味。
少年的日子一晃而过,那个馋嘴的丫头转眼之间已为人母。而父亲却一天天地老去,老到再也不能亲手为我们做那包含着浓浓父爱的汤圆的时候,我才从母亲那里知道,原来汤圆一直是父亲的最爱。而最喜欢吃汤圆的他却在那个清苦的年代把有限的食物化为最淳朴无私的爱留给了他的儿女们。
于是,特意去超市为父亲挑上两包黑芝麻馅的汤圆成了每年元宵节必做的功课,我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着日益衰老的父亲。前年冬天,被病疼折磨多年的父亲生命垂危,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不吃不喝,但当母亲端上我买回来的汤圆喂给父亲时,他却奇迹般地吃了下去。那时候还欣喜地以为父亲会活下来,但是几天之后,父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曾经那样爱护着的孩子们。
想到这儿,泪水再次朦胧了双眼,我仿佛看到那一个个香香甜甜的汤圆化为浓浓的思念在我的心里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