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就业为急需型就业,以就业困难人员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等渠道,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二级就业为双需型就业,针对一般就业群体,以市场调节就业为主,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等多种渠道,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匹配。三级就业为特需型就业,以高校毕业生等智力群体为主体,实施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引进,满足用工单位需求;鼓励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分类施策上,制定了三级就业创业路径图、时间表,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托底安置急需型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双需型就业;立足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特需型就业,用五年时间实现就业130万人、成功创业3万人。在保障措施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五年安排6500万元,作为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打破区域、部门限制,各类劳动者均可在户籍所在地或求职就业地接受技能培训,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