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果园里就该长草。”武安镇火王村农民李永光说。
走到武安镇火王村村头,远远就望见了好大一片梨林,成熟的梨儿就好像万千铜铃在枝上摇晃。
李永光说,今年梨树的长势好,但对产量的要求不能太高,一亩地产量七八千斤就可以了,片面追求产量会影响质量。现在市场上,一斤梨能卖到两元,一亩地效益万元左右。
李永光搞种植,在周边村庄小有名气。他从小就热爱农业,长期搞绿化苗木管理。后来,他接触到了果树种植,就一门心思地投入了进去,最终把眼光投到梨树栽培上。
眼下,李永光的梨园里,梨树有十几个品种。下果最早的有两个品种,一个“七月酥”,一个“绿宝石”;中熟品种有“新世纪”,八月下果;再晚一点的,就是“黄金梨”了。
不大的梨园里却种了十多个品种,管理起来不麻烦吗?
李永光解释说,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喜欢尝试,发现有新品种就想引进过来试试。这样通过慢慢地栽培,保留一些新品种,淘汰一些孬品种。二是在梨的成熟期上巧打“时间差”,能卖个好价钱。眼下,在李永光的梨园里,早熟品种下果与晚熟品种下果能错开三个月,再加上鲜储,一年中有半年都有鲜货销售。
与其他人的梨园不同,李永光的梨园里不锄草。
李永光解释说,果园里如果把草清除得太干净反倒不好。不过,草太多也不成,容易引发病虫害。清除野草既费时又费力,对付昆虫,那还得用农药,势必要影响梨的品质。
李永光的“两全之道”是在梨园里养鹅。
“虽然养那么多鸡鸭鹅,实际上天然饲料特别多,是自由自在的觅食散养,不大用喂。”李永光说。
鹅是食草动物,一天能吃两公斤青草。梨园里草多,不打农药,青草和草丛中的昆虫成为鹅的“美食”;鹅群吃草,成为梨园的“义务锄草员”,荒草就得到了基本控制。
“每只鹅都是一座有机肥生产加工厂。”鹅群采食量大,青草经鹅群过腹后排出的粪便是果园上好的肥料。有如此多的有机肥“垫底”,梨树长势好,果品得到改善,个头大、含糖量高。
常言说,一物降一物。李永光充分利用生物圈的食物链来锄草、施肥、杀虫,既环保,又省钱,实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经济效益好得没法说,很多周边城里人都跑到这里采摘购买鲜梨。
记者 武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