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彻底改变上述状况,让百姓用上“舒心暖”,市政府决定,今年菏泽市城区居民集中供热由原来的供热企业管理到小区,改为供热企业直接管理到终端用户,小区内部二级管网由供热企业接管。这样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除包含原来的供热企业运营成本,还包含小区内部二级管网运行费用。为适应“直管到户”的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考虑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需制定与之配套的“到户价格”,即供热企业与终端用户的最终结算价格。
拟定供暖价格是“涨”还是“降”?
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有的网友认为“今年暖气费又涨价了”,可能是因为没有认真比较,把听证方案拟定的每平方米24元的“到户价格”与原来供热企业收取的20元相比较所致。事实上,听证方案拟定的每平方米24元的“到户价格”为供热企业与终端用户的最终结算价格,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价外加收任何费用,而以往用户实际交纳的热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供热企业收取的20元,另一部分是小区物业收取的二级管网运行费用(一般在5元左右,部分小区收到7元、8元,极少数小区不到4元),合计费用一般在25元左右。因此,听证方案中拟定的每平方米24元与以往一般在25元左右相比,城区绝大多数小区居民的采暖费用支出是减少了。
煤炭价格对供热价格的影响有几何?
一些网友提出,近年来煤炭价格下降,为什么供热价格不降。这是涉及到企业供热成本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
对此,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供热企业成本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购热费用,即购买蒸汽的成本支出,约占到总成本的近80%;二是企业的其他运行费用,包括水费、折旧费、修理费、材料费、职工薪酬、税金等等。可以看出,供热企业购买的蒸汽价格是影响供热价格的主要因素。而煤炭的价格和单位消耗又是影响蒸汽价格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
煤炭价格方面,我市供热价格是2008年制定的,2013年标准煤每吨价格比2008年下降19.4%。从2010年起煤炭价格开始上涨,2011年达到最高点,比2008年上涨了20%多,企业供热成本也随之上升,但为不增加群众负担,政府也没有提高供热价格。煤炭消耗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生产过程中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技术处理上增加的工艺,使生产单位蒸汽的煤耗2013年比2008年上升19.5%。也就是说,蒸汽生产过程中煤耗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煤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成本下降。此外,还有蒸汽生产企业人员工资水平的合理提高、生产设备老化造成的大修费用增加等成本上升因素的影响,使蒸汽生产成本并未明显下降,也意味着供热企业的购热成本没有大的下降。
政府对供热价格的补贴是多少?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想方设法减轻群众负担。2008年制定的供热价格,在供热企业应收的每平方米27元中,政府承担7元,用户实交20元。6年来,市政府已从价格调节基金中拿出7930万元,用于居民供热价格补贴。随着城区供热面积的迅速增加,总补贴金额也从开始时每年的200余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000万元。
这次价格调整方案,在拟定的每平方米30元中,政府拟承担6元。从单价上看,比此前的7元减少了1元,但由于供热面积的逐年增加(2008-2009采暖季30余万平方米,2013-2014年采暖季327万平方米,预计2014-2015年采暖季超过400万平方米),政府承担的补贴总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菏泽属于欠发达地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补贴总额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与省内其他经济较发达的市相比,我市在供热价格上的政府补贴也是较高的。”
与省内其他市相比是“高”还是“低”?
我省17市的供热价格,由于价格是各市自主制定,涉及到的供热天数、计费面积方式不尽相同。与我市120天的供暖时间相同的共有12个市,其中计费面积有按套内面积的,也有按建筑面积的,统一折算成套内建筑面积来比较,我市拟定的24元的到户价格,仅高于枣庄1个市。
物价部门表示,这次供热价格调整,制定的是供热企业与终端用户的最终结算价格,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价外加收任何费用。如有违反规定擅自乱加价、乱收费的,可拨打12358价格举报电话,物价部门将严肃查处,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也欢迎市民直接拨打有关业务科室办公电话5899513、5899512、5899523进行咨询或提出意见建议。记者 周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