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区新农合8个月为患者补偿22634万元
  本报讯 (记者 张啸 通讯员 郜玉华 梁涛)9月14日,记者从牡丹区人社局获悉,今年前8个月,牡丹区新农合基金累计报销补偿支出22634万元,其中门诊和住院报销支出分别为4974万元和17660万元;受益群众258.63万余人次,其中门诊250.59万人次,住院8.04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新农合资金的使用效益,牡丹区根据政策科学调整了新农合报销补偿方案,让参合农民得到最大实惠。该区进一步提高了新农合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将市、区、乡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调整为55%、65%和85%,把报销封顶线提高至12万元。并增加了报销范围,将挂号费、诊查费、肌肉注射费、静脉输液费等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和中药饮片、中医针灸等非药物、非手术疗法纳入区、乡门诊报销范围。将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纳入门诊慢性病管理,对万名慢性病人的门诊用药按70%的比例给予报销。

  而且,牡丹区对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0种重大疾病经新农合报销后,可再由人寿保险公司给予二次报销。个人负担合规医疗费用1万元以上(含1万)、1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50%补偿,10万元以上(含10万)的部分给予60%补偿,封顶20万元。

  同时,牡丹区进一步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规范和管理。严格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对药品目录、药品价格、诊疗收费、每月新农合报销补偿情况等进行公开公示。新农合办公室还每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药费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补偿比、住院人次、次均住院费用、次均门诊费用等情况进行通报,对受到警告的医疗机构限期整改并进行处罚,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生态·教育
   第05版:政法·广告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巨野传统产业“蹦”上新台阶
牡丹区新农合8个月为患者补偿22634万元
丹阳办事处三项措施推进计生依法行政
辣椒俏 农民笑
定陶:企业用“拳头产品”打天下
牡丹区中心医院郜文起荣获二等奖
农村文化活动“断层”不容忽视
单县4000万元建设350座公厕
乡村有了移动垃圾箱
成武县民营经济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